作者:曾焱
2018-05-24·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9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保罗·克洛岱尔 )
6月20日,法国新内阁任命了驻塞内加尔大使,却成一大新闻,只因为新大使是让·克里斯托弗·胡方(Jean Christophe Rufin),2001年龚古尔文学奖得主。这个胡方经历很传奇,本身职业是医生,“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因为长期在南美居住,他想告诉法国人自己看见了什么,开始写小说,没想到出手就有——1997年写出年度畅销书《阿比西尼亚人》,1999年《失败的诉讼》获得联盟杯小说奖,2001年又以《红色巴西》赢得龚古尔文学大奖。他其实早就涉足政坛了,当过国务秘书,只是“大使”这个职位让他有了新的说头:从19世纪以来,作家当外交官好像是法国独特的政治和文学景观。不是爱好文学的业余诗人,真都是名垂青史的大文豪。
第一位有影响的作家外交官应该是夏多布里昂,1803年他被拿破仑任命为驻罗马大使,一年后为了抗议当局处死好友昂吉安公爵去职。波旁王朝复辟后,夏多布里昂仕途有了转机,重新进入外交界,不过没过多久,为了写他的《墓中回忆录》,夏多布里昂再次主动结束了任职。和他生活时代接近的还有司汤达,在意大利当过多年外交官,只是仕途宠辱正好倒了过来。1800年5月,司汤达是拿破仑军部的17岁骑兵少尉,作为占领者跟随军队进入过意大利,14年后因为波旁王朝复辟他政治上失势,从巴黎避到意大利米兰过起了半隐居生活。1817年,他以笔名司汤达第一次发表的作品就是一本关于意大利的随笔——《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斯》,以后陆续几本书也都是以意大利的艺术和风景地理为主题。1830年《红与黑》完稿付印,几乎同时,司汤达也得到拿破仑三世的任命,先后做了特里耶斯特(Trieste)和西维达韦西亚城(Civitavecchia)的领事。这份差事显然不是得之《红与黑》的名声,之前那些可以当做漂亮游记来读的散文集和艺术文论在法国文坛积累下口碑,当局这才动心派司汤达去交好意大利,那年他都快50岁了。司汤达是个不太服管的“刺儿头”,写文章说他对外交官身份“厌倦得要命”,但也一干12年,直到去世。
到了20世纪,以文扬名的法国外交官有好几个,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个保罗——小说家保罗·莫朗(Paul Morand)和诗人保罗·克劳岱尔(Paul Claudel)。如果没有那个传奇和悲剧的姐姐、《罗丹的情人》卡米耶·克劳岱尔,诗人克劳岱尔可能会更加有名。他长在香槟省,15岁到巴黎求学,开始写诗和戏剧,追随当时最前卫的象征主义,可克劳岱尔并不想做个潦倒的文学青年。从1890年通过外交选拔考试,此后直到1936年,外交官克劳岱尔几乎走遍全世界——美国、德国、巴西、丹麦、比利时、中国、日本,也写了大量的诗和戏。他在中国任职12年,在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上,专家评价他是继传教士后第一个向法国介绍中国文化的人。他也喜欢日本,在那里任大使期间,剧作家克劳岱尔写出了平生最出色的戏剧《正中分割》,也许正是这部戏最终帮他在1946年得到法兰西学院接纳,那年他都80岁了。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27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