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5-24·阅读时长1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516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Patrack PEOPLE 从“大二”就开始“为乐趣而炒股”的Patrick,是个追求刺激和风险的个人投资者。投资风格激进的他,每次都全仓购买一只股票,14年过去,这个习惯没改,投入股市的钱也从当年的几千元生活费上升到7位数以上。基于自己理解的股市中“赚钱不好玩,好玩不赚钱”,为追求风险和刺激,Patrick专门留出一笔资金用以“玩”刺激火爆的权证。 由于“对工作丧失乐趣”,34岁的Patrick刚刚辞职,开着刚买的Lexus,享受着轻松自得的“退休生活”。过去的10多年里,做为一个“职业打工者”,Patrick基本两年换一次工作。前两年在朋友的广告公司的投资,目前转化为每月的分红,让他可以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几套房子的月供依然独自承担,生活照常,不同的是时间更加自由,出国深度游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除了买车买房,存款不会超过10万元,其余的都用来炒股。”Patrick的几处房产约占个人总资产的一半——妻子的福利分房,结婚时购买的自住房,为父母养老购置的房产,前年为改善住房条件购置的低密度住宅,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日益火爆,几年来都已增值近一倍。 “买房的第一目标不是投资,投资的唯一渠道是股票。”他看得很透,股市不过是“击鼓传花”,就看谁够聪明不接最后一棒。他也看得很开,“即使全赔了生活也不会影响太大,这种风险是扛得住的,大不了哭两天、伤心一个月,从头再来”。Patrick认为,耐心是自己股票投资较为顺利的主要原因——去年7月到现在,所有的资金全部集中在一只股票上,14个月后的现在获得了几倍的账面利润。炒股14年的他自认为心态不错,但“前3个月它一点不涨的时候依然会焦虑”。仅仅是由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态度好”,Patrick就给自己买了10万元的保险。 不准备要孩子的Patrick笑称,资产达到5000万元以上才能达到“十分”的安全感。他也承认,对他而言,这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尽管妻子的福利很好,但自己和父母的社会保障依然是个困扰他的问题。正因为这一点,移民国外、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是他的远期目标。 )
抱团取暖
一觉醒来,消费者知道了7月的物价指数涨幅,5.6%,10年来的第一涨幅。前一个月,即6月的物价指数涨幅是4.4%。再向前追溯,自去年11月份开始,CPI涨幅便不断向上再向上,11月CPI上涨了1.9%,创下20个月新高,12月的增速更是达到了2.8%。到了今年,似乎稳定住了,多在3%附近徘徊,可过了6月便开始飙升了。
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今年已经3次上调了利率,但奇怪的是,仿佛只是做做姿态,每次都很温和,利率上涨的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储户已经是连续第8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之中,钱越存越贬值。就拿7月份来说,刨去5.6%的通货膨胀率,7月到期的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为-3.15%。即便8月有了加息和降了利息税,实际利率仍将近-2.5%。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