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4-30·阅读时长8分钟
四月中旬的体育测试,占中考30分,北北的体育成绩不错,但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拿到满分。考前那一夜,北北失眠了。凌晨两点还没睡着,孩子担心会影响第二天的考试发挥,爬起来想吃安眠药。因为北北的状态,小C睡眠也不好,家里备了安眠药,可一查说明书,未成年人慎用,而且药物副作用会降低肌肉力量,体测前肯定是不能吃的。孩子没了指望,情绪直接崩溃,大哭起来。小C说:“那一刻,我真是觉得孩子太可怜了,心都要碎了。”
《小欢喜》剧照
记得我人生中第一次失眠也是面对大考。高考前一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放着单放机听张信哲的歌,平时磁带放完之前,我就睡着了,可这次直到PLAY键自动弹起,我还大睁着双眼。磁带换面两次后我开始心跳加速,感受到一丝恐惧。因为要高考,所以会紧张,因为太紧张所以睡不着,因为担心睡不着会影响考试发挥,所以更紧张。考前的紧张和失眠就这样互相激发,恶性循环。高考前一晚,我破天荒地只睡了三个小时,而此前,我从不知失眠为何物。
不过,人生中第一次失眠也让我明白,睡不好不一定会影响考试。因为,高考是我高中三年乃至中学六年考得最好的一次。失眠是因为紧张,紧张则不完全是坏事。当人面对危险、面对未知、面对重大时刻的时候,调动身体和头脑的全部资源去应对这一局面,这就是紧张。
语文卷子铺开的那一刻,我发觉自己握笔的手在颤抖,一直抖到写作文,不过一点也没影响发挥,紧张反而使人思路清晰。失眠带来的影响也许存在,但是在肾上腺素飙升的时刻,那点影响微乎其微。我甚至一度认为,高考的超常发挥和失眠存在一定的关联。
《大考》剧照
成年之后,很少再经历考试,特别是影响人生的大考,看着每年中高考的各种新闻,总算能够“隔岸观火”。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有要大考的,我也乐于分享高考失眠的“成功经验”,告诉他们:“紧张有好处,失眠不影响”。
恰逢高中校庆,校友普查,我关注了学校公众号,看到处理考前睡眠问题的推文,便又将自己的高考失眠经验在评论区分享出来,没想到这一次恶评如潮。有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有说“你饱汉不知饿汉饥”的,还有说:“这人怕不是考得好来嘚瑟的吧。”我删掉评论落荒而逃。
离开高中母校已经快三十年了,我在它还不太“卷”的时代,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如今,它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作为老牌重点,母校不断膨胀,建了N个校区,成为了庞大的教育集团,承载着无数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一届又一届学生,在这里旋转浮沉、卷生卷死。看得出来,在评论区吐槽我的都是焦虑的家长,当所有人都陷入焦虑之中,一个“成功上岸”的过来人告诉他们“be happy, take it easy”,除了破坏队形,效果就只会是拉仇恨吧。
《全城高考》剧照
遇到大考,家长比孩子还紧张,一娃失眠,全家揪心,我其实挺理解这种感受。女儿打小自尊心强,对成绩分外在乎,每逢期末考试必然出现睡眠问题。我还记得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前一晚,她辗转反侧终于入睡,结果十二点忽然爬起来跑到书桌前坐下,哭着说:“我题目还没写完”。我看她意识并不清醒,八成是在梦中已经开考了。第二天,她对夜里的事全无记忆,果然是紧张到梦游。此后,每次大考,孩子紧张,老母亲也如临大敌。考试前一晚,哄着孩子呼吸均匀终于睡去,就轮到老母亲睡不着了。睡不着就算了,反正我也不用考试。
被考试蹂躏了这么多年,从焦虑到逐渐麻木,如今,即便内心慌得一匹,表面上还能游刃有余。当大考遇上失眠,总结出一份简单的攻略,希望大家在评论区交流心得,吐槽也没问题。
首先,让孩子别把考试看得过于重要。
伟大领袖告诉我们:“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考前这晚,所有“战术”上的努力都无法左右大局,我们能做的就是“藐视敌人”。我总说:“区区一场考试,不算什么。”女儿当然会反驳:“期中考试已经很重要了。”这时候就得信誓旦旦:“期中考试的意义是让你们知道上半学期的知识都学得怎么样,下半学期好拾遗补缺,你干脆探个底,看看自己最差能到哪”。她当然不会真去“探底”,但会告诉我:“这话我爱听。”
所有被认为是决定生死的大事,当我们拉开时间线,历史地去讨论时,便不再那么重要。我对女儿说:“妈妈虽然因为高考成绩得意了很多年,但是自从在家写稿挣钱后,没有一个人问过我学历是什么,哪个学校毕业的。至于高考成绩,who cares?”放长远看,即便是高考这样的大考,对后续人生的影响也很有限。考试没那么重要,没有一场考试是输不起的。
其次,让孩子知道考差了也不会怎么样。
女儿小学有个阶段对分数锱铢必较、患得患失,搅得我十分难受,我便让她不要闹腾,干脆把“考好了能得到什么、考差了会有什么后果”列出清单,看看到底会怎么样。女儿列出条目一比对,发现的确差别不大,不管考成啥样,假期的旅行计划都不会改变,想吃的餐馆会去、该买的玩具也会买。考差之后唯一的损失可能是面子,对此我表示:“人要想过得好,就不能太要脸。”
到了初中,年级排名一清二楚,孩子的优势、短板也越来越清晰,逆水行舟,努力不一定就有理想的结果。考试前后,我总会想办法带她出去玩玩。春花秋叶、星空大海,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能把人从考试中抽离出来的东西,或者说考差了也无法被剥夺的东西。我想告诉孩子,即使未来没有伟大的成就、挣不了大钱,你还是能获得很多快乐,因为世界很神奇、人生很美好。所以一次考试没考好,真的不会怎么样。
《亲密旅行》剧照
再次,让孩子知道睡不着不代表考不好。
如果日常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考前还是睡不着,那就告诉孩子:“睡不着就算了,也不会怎么样”。初二上学期的体测曾是女儿的心腹大患,我就知道前一晚她八成要失眠,果然她翻来翻去睡不着,可怜巴巴地问:“我睡不好,明天会不会考不好?”我斩钉截铁地胡扯:“不会,之前有个科学研究说,闭目养神一晚上和睡一晚上效果是一样的。”于是,孩子决定闭目养神,养着养着也就睡过去了。
女儿出生的头几年,我的人生遭遇困局时也曾失眠,甚至持续失眠。后来搞明白了一个道理:睡眠如同掌心沙,攥的越紧流失越快。你越在乎越睡不着,等你决定“破罐子破摔”的时候,便能安然入梦。别让睡眠困住自己,也别让考试困住自己,一个道理。
《听见她说》剧照
最后,该哄就哄,接受和包容孩子的脆弱。
体育中考前一晚,小C为了安抚孩子,决定“陪睡”,这个一米七五的大小伙子在妈妈身边似乎找到了久违的安全感,凌晨三点终于入睡。事后,小C有些懊恼:“你说这么大一个男孩,睡不着还哭,最后要我陪,这是不是太怂了?”我想到了初一男孩小西,因为初中的学业压力和诸多不适应,出现失眠的情况。本来小西早就有了自己的房间也单独睡觉,但为了孩子的睡眠和安全感,妈妈决定再陪睡一段,自那之后,孩子的睡眠情况逐步好转。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谁都有脆弱的时候,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这种时候老母亲就别再考虑什么男子气概了,包容孩子,给他支持,该陪就陪,又不是陪一辈子。
大考前的晚上,我是要陪女儿的,先耐心倾听她的各种不安,再附上一个温柔的抱抱。她叨叨念念地抱怨:“不想上学,不想考试”,每说一句,我就回答一句“没事的”。这是我们之间的暗号。她之前告诉过我:“考试之前安慰我的时候,如果你词穷了,就只说‘没事的’就行。”孩子不在乎那么多大道理,只想让妈妈陪一会、哄一会,即便是干巴巴的一句话也可以。这么简单的服务,老母亲自当奉上。
《泪光中的妈妈》剧照
北北体育中考前一天失眠,第二天正常发挥,考了满分。最后想说,紧张不是怂,失眠不是怂,在我看来,每个走上考场的孩子都是英雄。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少年新知》订阅
发表文章5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74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