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04-01·阅读时长2分钟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此外,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也可能在这一天落地,全球市场腥风血雨。可贸易战2.0对中国资本市场没构成打击,反而是美股节节败退。贸易战2.0为什么失效了?
回顾贸易战1.0,最值得引用的是黑格尔的那句名言——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马克思又补充: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不妨把特朗普两届任期内的贸易战做一个比较,第一个任期他的贸易战环环相扣颇有章法,美国股市节节高升,我们的产业界陷入疲于应对的境地。那一次美国明显占了上风,可谓是他们的喜剧。可这一次特朗普贸易大棒乱挥,却很少顺利落地。美国股市资金外流,相反中国的科技股被称为全球资金的吸金池。贸易战1.0和2.0,一次喜剧一次悲剧,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凡事都有它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所谓利弊相济,一个招数用一次能够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再次使用,对手有备而来,它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贸易战1.0,中国的芯片产业与美国是深度绑定的,当特朗普极限施压,中国正在兴建中的芯片厂如福建晋华只好停工,台积电停止了代工,华为的麒麟芯片“断炊”了。美国有恃无恐,因为离开美国的产品,很多国家的工业体系会立刻崩溃,如果没有了美国的芯片,海外的整机制造商将无米下锅,互联网甚至会无法运行,飞机飞不上天,GPS无法定位。相反美国企业是很容易向下兼容的,它们也能缝制牛仔裤,制造炊具,中国是无法对等报复的。一方步步紧逼,招招毙命,我们无论资本市场还是企业界都遭遇到生死考验。
可问题是,美国的领先优势并未到了他国无法追赶的地步,一旦贸易的大门关上,在信息自由流动的国际环境中,被动的一方就可能补齐技术上的短板。贸易战1.0到2.0的六年中,华为的麒麟芯片回归,中芯国际掌握了7纳米制程工艺,意味着即便在尖端的民用领域中国芯片也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产业闭环,不再受制于人。虽然台积电已经向着2纳米制程推进,中国进口的光刻机仍受到断供、断后期服务的威胁,但光刻机领域中国的自主创新也是肉眼可见的,市场上涌现出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就在近期的SEMICON China大会上,行业黑马新凯来携带多种前沿设备亮相,其新品的发布也被视为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进程的关键一步。2024年大陆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已占全球的28%,芯片出口近3000亿块,金额约1.2万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品类。
贸易战1.0被形象地称为“卡脖子”。贸易战2.0美国再无命门可抓,只能扩大打击面,全面树敌。而全面树敌,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必然招致大面积的反噬。当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等报复,甚至当加拿大主动对自己出口的电力加征出口税,抬升美国的物价,就使得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一次次受挫。当特朗普欲对中国造远洋货轮征收高额停靠美国港口的税费,美国的能源和农产品或面临无船可运的风险。而汽车关税,表面上是美国消费者支撑着全球的汽车产能,其实是强大的美元给予美国人以信用消费的特权。一旦没有了对美元的信任,美国人根本消费不起那么多汽车。
贸易战的“喜剧和悲剧”,也正迎来它的反噬时刻。正所谓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贸易战的“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