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玲
2017-08-08·阅读时长1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240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走红
撤稿有很多原因,比如伪造数据、重复发表、无法重复实验、伪造同行评议、侵害受试者权利或动物权利等等。“撤稿说明作者承认原论文中的主要结论是错误的。论文已不再成立,所以需要收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廖侃说。
“撤稿就是否定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别人无法重复,自己又拿不出新的数据,撤稿是必需的。主动撤稿,只是一种程序上的礼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说。
8月3日,在经历长达一年多的纷争和等待之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应韩春雨等作者的要求,撤掉了其发表于2016年5月2日的NgAgo论文。韩春雨及论文的其他作者在该刊上发表了一篇撤稿声明:“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
韩春雨发明的新技术叫“NgAgo-gDNA”,之前被誉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人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改写DNA,就像用鼠标和键盘编辑一篇Word文档那样。
CRISPR-Cas9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自问世以来,就有着其他基因编辑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具有搜索和替换DNA的双重功能,可以让科学家们通过替换碱基,轻松改变DNA的功能。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利用CRISPR可以治疗小鼠的肌肉萎缩、罕见肝脏疾病,使人类细胞免疫HIV等惊人的功能。近些年来,CRISPR-Cas9技术一直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关于此项技术的专利官司,近年来不时见诸媒体,沸沸扬扬。
而韩春雨不声不响中发明的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很有可能取代原有的CRISPR-Cas9,这立刻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论文发表后,知名学者饶毅、鲁白、谢宇主编的科学公众号《知识分子》发表文章《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对其成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生物学教授饶毅如此评论:“韩春雨的工作是国际一流的技术推进。”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表示,在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在简陋的实验室,用极少的钱做出了这样的成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也撰文“呼唤更多的韩春雨”。
这些业内名望甚高者的点评和推荐,使得韩春雨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关注,被誉为本土科研的重大发现。记者们接踵而至,时年42岁的韩春雨从一位无名小辈一夜爆红,成为科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发明的新技术被一些媒体誉为“诺奖级”的研究成果。
发表文章42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35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