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5-17·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7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10月初,我们在理财消费栏目“另一种调控”里历数了管理层股市调控的新思路,即增加供应,大发大盘股;趁高减持国有股。一个半月后,原来看似“只会涨,不会跌”的市场平静下来,沪指从10月中旬的6000点下降到11月下旬的5000点,深圳成指连续7周下跌,管理层终于“完胜”。
相比于“5·30”时投资者的抱怨,管理层的“完胜”意味着投资者没有抱怨的理由。中石油IPO筹资668亿元,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把十六七元的发行价炒高到48元,使它在二级市场占有的资金放大两倍,一只股票就占有近2000亿元的流动性。此前的神华也上演了类似的“神话”,666亿元的融资额,到了二级市场36元的IPO价格放大到66元开盘,几天内再被炒高到近百元,又是将近2000亿元的流动性被锁定在参天的市值里。加上此前的建行558亿元的筹资纪录,再加上最近发行的中铁,再加上仍在身后排队的中国移动。对于习惯性炒高“中”字头的投资者,市场的下跌他们难辞其咎,是他们放大了泡沫,然后被泡沫湮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好日子似乎正在成为过去时。虽然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一度33万亿元,但流通市值不过8万亿元,其中每加上一个2000亿元,其分量就绝非相当于一棵稻草之于一匹骆驼,何况即使是稻草,也有最后一棵的说法。
对于管理一方,也似乎顿悟了,对待市场的疯涨,根本无需政策性调控,只要多发股票就可以了。这样,既满足了国企的资金饥渴,又卖出了好价钱,同时又调控了市场,真是何乐不为。这样的思路始于9月份,一个月中一级市场的发行额达到1400亿元,几乎等于1?8月的1500亿元的总额,其中中国神华666亿元的融资额功不可没。10月初,上市公司IPO筹资额攀升到3200亿元,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沪深两市创建近18年来的IPO年度最高纪录,也超过了两市1990年至1999年10年总筹资额3018亿元。到了11月15日,由于中国石油的加入,沪深两市的IPO筹资额更上了4000亿元的台阶,达到4018亿元。至此,2006年度IPO 2730亿元的纪录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