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IZUKA
2018-05-13·阅读时长4分钟
距离《复联3:无限之战》在四月底的全球首映已经过去三个多星期。坐完将近3小时的首映至今,对于漫威影业这部加足料、下够本的十周年纪念大片,仍旧有点念念不忘。会否有回响,这个不好说,但能在放映后不到10分钟里让泪腺数度扩胀的,这个第一次算是给了《复联3》。
影片本身好与不好,与其听某个人邹邹念叨,还不如看数字来得直观快捷——剧本评分9,IMDb综合评分9.1,烂番茄新鲜度84%,豆瓣评分8.6……但说到让笔者念念不忘的内容主体,倒不是镜头画面音效质感,也不是穿针引线的暗藏情节或事分配得当的阵容戏份,而是对剧中人的角色定义进行解构后,所收获的主要角色的动机价值观。
至于为什么是动机价值观而非目的价值观,只能简答为《复联3》不过是大故事的“起承”,2019年上映的《复联4》才是“转合”,剧中各个角色的目的价值观究竟是什么,必然得等到“转合”的揭晓才能下定论。在此笔者冒昧以极简的话语作一下菜鸟普及——若将故事角色粗暴分为正反两派,那么(被大众心理自动归入)反派角色的行为内在的系统循环便是:“需要” 六石、“动机” 恢复宇宙平衡、“行为” 随机将50%的宇宙存在从时空中抹去(也包括自我一方的存在)、“目的” 待定;而(被标准价值观自动定为)正派角色的各路英雄的行为内在的系统循环则是:“需要” 保护六石、“动机” 维持(既有秩序的)宇宙和平、“行为” 与反派死战到底、“目的” 待定。
在除去一切花里胡哨的感情铺设、亲朋关系、视觉效果与情节构筑后,若单纯从究竟上谈及正反两派的动机,也就是“恢复宇宙平衡” vs “维持(既有秩序的)宇宙和平”,总觉所谓的正派反派,不过是欲加之人设,正的其实没那么白,反的其实也没那么黑。
暂且把“秩序”的范围缩小,回归到地面,毕竟人类狭义上的宇宙也就是地球而已。地球已经严重超载的话题今时今日也不是什么日下新事了,从最容易也最直观能获取世界人口状况的网站world-statistics.org上轻而易举就能获悉此时此刻的世界人口总数约莫76亿这一真实。为什么用“约莫”?若好奇之人的好奇之心足以好奇到动手点开网站,就不难发现这个一长串的人口总数里承载了三个逗号,而最末一个逗号后方的三位数持续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在变化,最末的数位更是以每秒2至5的增幅在跳动,也就是说,除去死亡人口后,地球上每秒纯增加人口数达3.5。与世界人口同位而列的,还包括营养不良人口数量7.92亿(2015年的统计)、年度世界GDP(今年暂时约莫3亿亿/3兆,每秒狂跳)以及最后一次测获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2014年36,138,285千吨)。前文提及的这些数据,不管是数字的长度还是计量单位,都不属于日常头脑所能理解的知识范围,正因理解不过来,选择眼不见为净而自欺欺人,甘当井底之蛙的人数,在这76亿人当中,占多大比例,真要追究,估计又是徒增一个不属于日常头脑所能理解的知识范围的数据吧。
简言之,地球,也就是人类狭义上的宇宙在失衡,这便是眼下的世界秩序。既然失了衡,必然就会有想要恢复平衡的人,虽然比例远不如选择眼不见为净而自欺欺人,甘当井底之蛙的人数,但纵观历史,以人之形式存在的“灭霸”从来都有,一心要推翻失衡的旧思维、旧秩序,建设理想新世界,好比说,就是因为江户幕府的旧封建统治让当时的日本社会失衡,以坂本龙马为代表的志士才满腔热血不顾生死地投身维新;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够乌托邦,马恩才义无反顾地从理论上开拓社会主义新思;就是因为含铅工业的高额利益链荼毒生灵环境,克莱尔·卡梅伦·帕特森(Clair Cameron Patterson)才赌命研究铅之危害,试图建立无铅新环境……诸如此类。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身足够强大的灭霸有六石加持,而历史上那些曲高和寡的先见者,大多不过文人书生,不握纸笔,也就只有赤手空拳而已。
如此看来,那一箩筐代表了大多数人利益的正派角色、各路英雄,为了维持已有(失衡)的宇宙和平,死命保护六石,成为反派缔造新秩序的有力绊脚石,试图拯救苍生这一壮举,岂不是惹来了一身“不顺应历史洪流”、“目无大局” 的嫌疑?可这世上,芸芸众生大多也只好那么一曲儿流行小调,对于难和的高曲,毕竟离眼前之利,身边之欲太远,远得几乎听不着,感不到,所以必是只追随代表自身这一眼前利身边欲又更接地气的出众个体,而各路身怀绝技的个体,自然成了英雄,即便各有弱点,又彼此道不合志不同,更会为了一己之利而内讧,但只要往那儿一站,身后必会跟随一群自动为其维护形象,将之捧至高台的死忠受众。如梁文道长言:“我们追星追到最后,求的还是一个群体的区分。” 不难理解《复联3》上映后,为何各路社交媒体上类似 “漫威毁了我们的多少梦想” 之类的煽文层出不穷,也难怪灭霸在片中叹言:“我的远大志向不会有人能理解。”
想起笔者在与十四岁的小侄女天花乱坠地聊着剧中人之真假是非时,不禁感慨:“灭霸的大志胸怀无人懂啊。” 却被小侄毫不留情地回怼:“就因为你的大志,所以我就得死?” 切身想来,若真要50:50地消失,谁会自告奋勇?自己估计应该大概或许想必也是不愿意的吧,那就先聊聊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再读读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好了。
发表文章10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48人
shizukahayashi.com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