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一个我,两个你和无数的他们一起,就是整个宇宙。

作者:SHIZUKA

2017-10-11·阅读时长8分钟

953人看过
悉尼舞蹈团带着西班牙编舞家拉斐尔·伯纳切拉的全幕现代舞巨作「2 One Another 」登台上海,而在这个舞台上,一个我,两个你和无数的他们一起,就是整个宇宙。这个宇宙中,交织着跌宕的乐符、零碎的诗章,众生之间,若即若离……

“This whole world is me. Even in silence I can show you where it ends and where it begins.”

世界与我为一,即便不言不语,我也能让你知晓它的始止。


在这个舞台上,一个我,两个你和无数的他们一起,就是整个宇宙。这个宇宙中,交织着跌宕的乐符、零碎的诗章,众生之间,若即若离……西班牙编舞家拉斐尔·伯纳切拉(Rafael Bonachela)全幕现代舞作品「2 One Another」想要表达的,不过就是如此这般简单而真实的人之关系。

听到过许多或远或近的声音说:“欣赏不来现代舞“,确实,要将现代舞归入适合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范畴,实属勉强,它更像是编舞者感情宣泄的一个窗口,而在如今的现代艺术领域,似乎是艺术家孤芳自赏的作品居多,所以对于“现代舞很难欣赏”这种说辞,实在也没什么好争论的,但当编舞者所要宣泄的七情六欲频率对上了台下观众的脑波,那它的接受度,便是极高,这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契机”。

「2 One Another」并非我的第一次现代舞观舞体验。亚历山大·艾克曼的《仙人掌》(「Cacti」)给了当时纯属入门观舞水平的我一套最通俗易懂的教材;而后挑战拉斐尔·伯纳切拉的《午夜阳光》(「Lux Tenebris」)才知现代艺术领域的水有多深;再来则是台湾云门2郑宗龙的《大明》和同样是拉斐尔的作品《8》(「OCHO」),对于此套双剧目,其中的编舞理念或许并不难理解,但这种“能理解”仅停留在逻辑层面上,而在感受层面上的欲求不满曾一度让我深有挫败感。直到伯纳切拉的「2 One Another」,脑神经竟意外地有了茅塞顿开的体验……这个契机,似乎来得不算晚。

「2 One Another」构成全幕的4个部分划分虽然明显,过度却灵活流畅,并无突兀或断节感,电音大师尼克·威尔斯(Nick Wales)所打造的配乐在古典与电音之间游刃转换,牵动并引导着台上台下所有人的情绪,时而穿插入澳籍诗人塞缪尔·韦伯斯特(Samuel Webster)凭直觉为舞蹈撰下的诗句……整场演出让人晕眩的不只是舞台百变的闪光灯效而已。



 

1. 我们的世界

演出开始16名舞者全数登场,却无意塑造哗众取宠的盛大感,舞者们的身体律动幅度并不大,动作的细节处理极是微妙,编舞者拉斐尔似是有意借着这种不浮夸的编排来表达:人与人的交流很多时需要的只是细微的举动。后方舞台一人独舞,前方舞台两人互舞,中间舞台整群齐舞——通过如此这般的站位,编舞在演出开场瞬间切题,直接将观众拉进一个将人与人的关系无限扩大的世界,加入了塞缪尔诗句的配乐也让观众的心境产生了某种定位。

“Can you hear that? It buzzes by your ear, indecipherable. Maybe we’re not meant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ll things. Maybe we just need to know they’re there. ”


“有否听到那个声音?嗡绕耳畔,又难明辨。或许,对有些人、有些事,不明其意才恰如其分,又或许,仅知其存在,便是足矣。”


这段诗文,是塞缪尔在拉斐尔的编舞过程中创作出来的,文尾既似开放,又似定论,让听者的思绪不由自主被带至自身所处之外的广阔世界。作品间或穿插双人舞,配乐软硬兼施地哄宠着所有人的耳膜。两位舞者若即若离,就像在进行一场用肢体交谈的对话,而观众则用双眼去“聆听”舞者二人之间的轻语重言,可在“聆听”的同时,内心却早已代入了台上之人的位置——如果现在交谈(缠绵)的是我和你,我们能否一起支撑起我们的世界?

“If I place my hand here, and you put yours over there, maybe there’s enough strength between us to make sure it never falls down.”


“我的手伸于此处,你的手置于彼端,或许,我们一起,便有足够的力气,支撑起我们的世界,让其永不塌崩。”


拉斐尔的双人舞,感情总是澎湃的,即便是肢体弧度不大的动作,细节之中也是裹满了暗涌心潮,从男女舞者的互相拉扯与支撑中便可体会其中难度。第一部分的双人舞,流畅而柔绵的动作编排搭配哀缠的节奏与吟诵,拉斐尔想要传达的,便是这种让人感同身受的怨恸。虽是怨恸,却不带任何恹恹病色,毕竟舞蹈编排的艺术本色以及舞者本身的技术支撑,给予了这段双人舞哀而不伤、坚柔并容的成色。

“What use is consolation if we both end up bearing the weight?”


“若彼此终将遭累,安慰亦是无谓。”





▲ 「2 One Another」双人舞桥段



 

2. 情爱/坠落/救赎

往第二部分过度,舞台动态发生质变——舞者全数登台,随配乐节奏起伏,从零星散落于舞台的站位逐渐汇集成一直线。整个舞台气氛强硬、精确且不可违抗,直至音乐软化,小提琴渐入的那一刻,成排舞者再度分散,从坚固紧绷的大群体,聚成活跃而玩味的小组群,肢体在空间中展开了幅度渐大的律动,并且越来越流畅圆润,和之前严谨刚硬的直线形成了强烈对比。


▲ 「2 One Another」直线编排桥段


再庞大的群体,也是由不同的单一个体组成。演出的节奏波浪在分与合,群体、双对与单个之间交错。组群分散之后,必然细化到个人,故而单人独舞渐入——这场旅途的旅者,皆开始体验到孤单的滋味,探寻孤独的意义。

与其说以下视频中的独舞,是演出的最精彩段落之一,不如说是这段独舞的主角,有着能攫获人心的气息——带有亚洲血统的叶夏美(Charmene Yap)凭借拉斐尔这部「2 One Another」一举夺得了2013年澳大利亚舞蹈奖(Australian Dance Awards)最佳女舞者奖、2012年维多利亚休息室奖(Green Room Awards)最佳女舞者奖以及2012年赫尔普曼奖( Helpmann Award)最佳舞者奖。

观者对她的喜爱出于最赤裸的直觉。在她的举手投足间似乎能看到光晕般的精灵气息,舞台于她而言,就是一座森林。即便混迹在全数的舞者当中,她的身影始终是最夺眼球的那一抹,并不难辨,而与之独舞相搭配的那句诗文,则成了她手中的那支“魔法棒”。


“These are open palms. There’s nothing here to give, only space with which to take.”


“摊开的掌心中,无物可予,能握住的仅有虚空。”


▲ 「2 One Another」独舞桥段

舞者们于舞台空间绕圆持续奔跑舞动,空气中某种躁动在不断累积,静默的时刻仅有寥寥,而在寥寥数刻的静默中,单个舞者被独留在台上,不过这般孤单的静默转瞬即逝,群组顷刻回涌,激起阵阵骚动,群组的每个个体都在独立行动,似乎正被什么追逐,亦或是,正在追逐着什么。


 

3. 分解/跨越/无患得失

第三部分以一段双人舞开场,继续探索两个人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同关系——男与女、男与男、女与女。不同性别所产生的活力氛围不尽相同,而且舞者之间的不同个性组合让台上的舞者与台下的观众都思考起了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且感慨着其中迥异,诸如与母亲、与导师、与挚友、与爱人……之间的关系竟可以有如此不同的化学反应,即便是同一段关系本身,也在不断量变、质变。

首段双人舞为男女组合。两人分别在舞台的对角跳着与演出开场相似的舞步,互相控制彼此的一展一缩,动作诡奇,时而犹若一对被操控的木偶。台上的动态能量随音乐推进,也随音乐分解,本是属于他和她的舞台,仅剩她在地上扭动着身躯,扭转、弯曲、伸展……变形成另一种生物,打开了通往更加暗黑的世界入口。

在暗黑的世界中,一段极具侵略性的双人舞在双雄之间展开。他们以充满张力的方式将身体固定成不同姿势再自我释放,彼此间斥满矛盾的暴力气息,相互拉扯、占有与踹踢,陈述着一种歇斯底里又无能为力的关系。这种刚毅之力在随后的男性三人舞中被进一步深化,延续了作品第三部分的侵略与暴力本性,毕竟人与人之间,也会有针锋相对的时候,永远的和谐只存在于虚构里。

然而,再水火不容的关系,也与时间的洪流无关,无论是在哪个世界,是明是暗,任何一趟旅程都会随时间继续前行。舞者再次同步,协和地展开多段双人舞。不管是两人之间,还是两个群组之间,即便仍弥漫有或多或少的火药味,但肢体抗衡的时刻已经过去。


▲ 「2 One Another」“群战”桥段


 

4. 温暖/希望/色彩



“This whole world is me. This whole world is me. This whole world is you and me and silence. Even in silence I can show you where it ends and where it begins.”


“世界与我为一。整个世界只有你,只有我,只有沉默。即便不言不语,我也能让你知晓它的始止。”



舞者们并排坐于舞台边缘,身体仅有一系列细微的舞动,复制着开场浅而微妙的舞步编排——这是一个属于个人内心的时刻。在经历分分合合、或孤独或陪伴的漫长旅程后,他们终于展现真实的自己,内心终于成形。

群组离场,双人舞渐入。两人在舞台前方,身体紧贴地面,彼此缠绕,互相支持着完成一连串滚动、拉伸、延展、爬行、平衡与落下的舞蹈动作。小群组再登场,进而汇集成大群组。大群组中人人皆寻觅到了属于各自的联结与互动方式。

身边来来走走的过客再多,到了最后的最后,整个世界剩下的,不过是你和我,所以演出尾声以一组轻和温柔的男女双人舞拉下帷幕,留下一首属于你和我之间的诗:


“We fell together, into an emptiness, and still I stroked your hair as we fell. Until gravity kicked in, you were in my arms.”


“我们一同坠落,落入一片虚无。坠落之际,我依旧不停,轻抚你的发丝。直至引力将我们吞没,你依旧停留,在我怀中。”


(*诗文翻译:靜時)

文章作者

SHIZUKA

发表文章10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48人

shizukahayashi.com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