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诗婷
2017-08-04·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16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两三年前,我险些对坐飞机留下心理阴影。那阵子出差很多,为了省时间,我常常早班飞机去,晚班飞机回。有一次,定了晚上9点多的飞机,从上海回北京。北京雷阵雨,上海阴森森,飞机理所当然地晚点了。乘客们在咖啡馆、快餐店和登机口的座位上熬过了百无聊赖的3个多小时,终于在延误赔偿死线(4小时)到来前被赶上了飞机。
又在飞机上静坐了1小时,我们终于出发了。起先一切顺利,飞机的轰隆声让人心安。我迷迷糊糊睡去,却突然感到整个人上下晃动,好像坐在了正在爬碎石坡的吉普车里。遇到气流是常有的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但当这越来越强烈的颠簸超过20分钟,机舱内焦虑的情绪就开始蔓延了。孩子开始哭,老人也晕了,男人们用愤怒来掩饰脆弱,后座的女孩陷进男朋友怀里,边撒娇边碎碎念。40分钟过去了,颠簸依旧,我也神经质起来,看着窗外大片的黑暗和虚弱的城市之光,脑袋里闪过好些空难电影,又想起临上飞机前懒得打出去的那通电话。我违规打开手机,点开备忘录,写了一堆下了飞机立马删掉不想多看一眼的话。最后,飞机临时降落济南,那点恐惧和因恐惧而生的矫情就都烟消云散了。唯一的后遗症是,我打出了那通懒得打的电话。
回想起来,当时在备忘录里写下的都是些道歉话,那神经质的一刻并不为自己难过,而是替家人伤心,对自己有可能的遭遇心存内疚。几个月后,我从书架上翻到安托万·德·圣艾克絮佩里的《人类的大地》,看到一段话,突然明白了自己在飞机上的感受:“我们发现自己不是遇难者。遇难者,是那些等待着的人,是那些被我们的沉默所威胁的人,是那些因为一个可恶的过错而撕心裂肺的人。我们不能不朝他们奔去。吉尧梅也是,他从安第斯山脉归来后也对我说过,他是朝着遇难者奔跑过去的!这真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如果我是孤单一人活在世界上,我就躺下来了。”
《人类的大地》
(Terre Des Hommes)
副标题:圣艾克絮佩里作品集
作者:[法]圣艾克絮佩里
译者:黄荭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5年4月
圣艾克絮佩里
发表文章21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83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