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全要素生产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5-08·阅读时长3分钟

42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6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老谢)

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年复一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极限在哪里?这大概是目前经济学家们最想弄清楚的问题。在中国面临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关于中国经济见顶的声音开始多起来。

经济学家们观察中国经济的增长极限时,很多人采用“增量资本产出率”这一指标,也就是为了维持一定的产出增长率所需要的投资增长。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经济是投资驱动的模式,这一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为了维持同样的产出,需要追加更多的投入,而资本投入的来源主要是储蓄,中国储蓄率虽高,但总有极限,所以不可能支撑越来越高的资本投入,这也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就好像一块土地,如果今年产出了1000斤稻谷,明年要维持这个产出水平,则需要追加更多的肥料,也就是所谓的资本边际效益递减。

事实上,这种悲观情绪并非今天分析中国经济时才产生,在世界经济史上,关于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经济学家在几十年前就曾经做出过相当悲观的表述。但是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繁荣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很显然,增量资产产出率并不能完全解释经济的增长。这一指标之所以和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偏差,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并不仅仅在于资本的投入,其他如技术进步和创新、制度改善等同样能带来经济增长,而增量资产产出率并不能覆盖这些因素。相比之下,“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更接近经济增长的核心。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0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应急的速度

专访汶川大地震专家组副组长史培军 专访空降兵部队部队长王维山

6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