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巍
2018-03-16·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14个字,产生2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恐惧时代
英国历史学家托尼·朱特2010年病逝。六年后他的遗孀珍妮弗·霍曼斯选编了他的一部文集《事实改变之后》,收录了他1995年到2010年间撰写的评论文章,涉及“欧洲和美国、以色列和中东、公正、公共领域、国家、国际关系、记忆与遗忘、历史”。书名“事实改变之后”源自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一句话:“当事实改变之后,我的想法也随之改变。”
在朱特去世后,先后有他的两本书被整理出版,一部《记忆小屋》,一部《思虑20世纪》,《事实改变之后》应该是最后一本书了。书中的文章表明,朱特非常有预见力:2010年去世前,他在跟儿子对谈时说:“从一开始就很清楚,奥巴马会妥协而不会对抗,这对一个人来说也许不是缺点,但对政治家来说是。”2007年,朱特在一篇书评中写道:“保护主义在美国政治中的吸引力不断上升,而在整个西欧,反移民的政党对人们的吸引力不断增加,许多地方的人们都在呼吁建起壁垒、障碍,要求对移民进行检验。”
英国历史学家蒂姆·布弗里对朱特这部文集的出版表示由衷的欢迎:“托尼·朱特是一个明显充满悖论的人。他是一个世俗的犹太人,从少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左翼犹太复国主义者,因为评论以色列的行动而受到谴责。他是欧洲史专家,但职业的大部分时间在美国任教。他是一个不信任意识形态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尊重民族国家的国际主义者。这些对比并没有在他清晰的文字中呈现为矛盾。相反,他论证的逻辑,凭借历史对比和道德反思的支撑,让人很难不同意他写的每一个字。”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17个推荐 粉丝498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