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2018-03-02·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44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朱伟)
虚室是空室,室是宅,是巢,是家,心就是宅。陶渊明著名的《归园田居》第一首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的丘山即山丘,词出《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羁鸟即笼中鸟,守拙对比机巧而言,暧暧是朦胧昏昧不明。这首诗说明了“虚室生白”词意的两个前提:第一是去,尘网三十年,实体丛生。实是满,满是杂,陶渊明喻为“杂尘”,只有退出、除去,才能“虚室有余闲”。二是净,满是壅滞、胀满,污浊,去的目的是为净,净的目的是为归返自然。自然是什么?自是自己,然是燃烧照亮。“虚室生白”的白是退去色彩后的素净,是素净之上的显明、光明。
这个词先出现于《庄子·人间世》第一节的结尾,随后被刘安的《淮南子·俶真训》借用。《庄子·人间世》的第一节,叙述孔子弟子颜回因卫国君主独断专行,轻率处理国事,不顾惜民众生命而要去卫国拯难。孔子说,你这样去,怕有杀身之祸。他告诉颜回满与虚的道理,先对颜回说,古时高人都是虚怀游世,先存积、安立自己之道,再去拯救他人。你己身未存未定,被浅薄的喜怒是非左右,又有什么能力去干预暴徒行为呢?孔子就称己身不能存定,被欲望导致的冲动左右是“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他对颜回说,你知道“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吧,自以为德厚,就有荡溢出来正名的欲望;自以为智足,就要通过竞争来显摆证明不休。这就构成为名倾轧,为智争斗,二者都会变成凶器。
孔子说,“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是因一个人德厚信实,他人很难理会;如果不争名声,也很难被他人所了解。但人心本来相隔,你强以仁义准则授予暴徒,他会以为你要故意毁损他来显育自己之美,感觉自己被损,就必然称你害人,害人者必被所害。而且,如果卫国君主喜好贤才,又何须你去显异于他人呢?除非你不开口,一开口,他的权势就一定会压倒你,你畏惧他权势,就只能营营自救,委顺于他,这就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营营原是苍蝇乱飞声,《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孔子还以夏臣关龙逢与商臣比干为例,认为他们“以下拂其上”,实际都是好名者而死于为自己证名,拂是逆。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548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