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2·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74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邢海洋)
借着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团,春节期间的物价随风涨,元宵节后还尾大不掉。“天涯”上晒物价,坐标宁波4个丑橘27元,坐标常州韭菜10元/斤。不过,青菜水果毕竟是小钱,房价一起跳,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大数目,绷紧了大城市居民的神经。如果再考虑到1月银行信贷急剧放量,一轮通胀周期或临门一脚了。
春节期间的物价,标志性的冲击波是猪肉。猪价最高达到19元/公斤。即便如此,屠宰、零售等流通领域的经营者还感叹生意难做,猪肉的利润全被养殖户赚去了。此时的生猪收购价,比去年同期普遍多出48%,而一头仔猪的价格比一年前贵出73%,以当前的价格,养一头猪毛利600多元,占到售价的1/3,养猪业又回到了2011年时的暴利状态。追溯本轮物价的上涨,“猪周期”是不可回避的关键词。本来,猪肉价格一般是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然而,2013年、2014年价格的持续下跌,让众多养殖户几乎破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2011年那波大行情让众多产业资本进入养殖业,大资本一拥而入,成千上万头规模的超级养猪场出现了。生猪市场本来是个小农户聚合的快进快出的市场,资本却有着小农们没有的耐力,于是猪周期被拉长。自2015年5月猪肉起涨,据预测,2016年的生猪供应长期难以恢复,大幅度上涨将出现在5~8月,肉价的降温要等到2017年上半年了。
大资本介入后,去库存周期被拉长,但同样补库存也困难重重。如果说农民买头猪仔就算补充了库存,这里不妨举一线城市房地产的例子。这个春天,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又回到热火朝天的状态,“北上深”的去化周期均降到了10个月以下,深圳更低到了4个月。按理说,商品房卖了出去,开发商从拿地到建好房子的周期只有两年时间,深圳去年初房价就开始上涨,库存很快就降到了六七个月的水平,但深圳早在2013年就无地可卖了。深圳无地可卖与其是新型城市、区划面积小有关,但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区划面积在全世界的大都市中都罕见,偏偏也低价暴涨,两年前就“面粉贵过面包”,这就不能不归因于融资成本低廉的大型国企的介入,他们推高了地价,排挤了中小规模的开发商。以至于政府试图改弦易辙,用街区制取代大块土地的整体开发。当然,地价高昂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的土地拍卖制度。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