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与巴尔扎克一起品尝法国美食

作者:薛巍

2018-02-28·阅读时长3分钟

126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30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安卡·穆尔斯坦因

罗丹在巴尔扎克死后40年,曾经让他的裁缝量一套巴尔扎克的衣服,以确定这位作家的身材。结果证明巴尔扎克确实很胖。在创作小说时,巴尔扎克吃得非常节制:他午夜就起床,一直写18个小时,只喝水和咖啡,吃一点水果,或许有一个鸡蛋,偶尔吃一条鸡腿,以免大脑被过多的消化活动搞得疲惫不堪。但在出版社认可他的小说的校样后,他便会去找一家餐馆庆祝。据说他曾一顿吃掉100只牡蛎,喝掉4瓶白葡萄,一打羊排、鸭肉,一对烤鹌鹑,一条板鱼,还有甜点和梨子。之后他会把账单送给他的出版商。

巴尔扎克的一位朋友曾经描写过餐桌前的巴尔扎克:“他的嘴唇颤抖着,眼中闪烁着快乐的光芒,双手因为看到金字塔般的梨子或漂亮的桃子而抖动,领结扯掉了,敞着怀,手持刀子,爆炸般地笑着。”1836年,在出版小说《高老头》一年后,他因为逃兵役而被捕入狱,到监狱后他立刻从巴黎最贵的餐厅叫了一份外卖。第二天他的出版社去他的牢房探望他,发现这位囚犯的日子过得很好:“他的书桌上、床上、唯一的椅子上、房间的地板上都堆满了东西,堆得高高的,有蛋糕、家禽、野味、果酱、几篮葡萄酒。”巴尔扎克认为他不是一个盲目的、愚蠢的、没有追求的暴饮暴食的人,一个容量惊人的胃只是表明他作为艺术家永不餍足的雄心。

法国作家安卡·穆尔斯坦因在《巴尔扎克的煎蛋:与巴尔扎克一起游览法国的美食与文化》一书中概括了巴尔扎克与食物的关系,分析了食物在19世纪的法国扮演的角色。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由于复杂的贸易管制,类似于今天的餐馆在法国几乎不存在。但到了巴扎尔克的年代,巴黎已经成了欧洲的美食之都。巴黎有上万家餐厅,巴扎尔克热切地扎进了这一不竭的文学之源。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98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武侠片已死?

从胡金铨到徐克

10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