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作者:谢九

2018-02-28·阅读时长6分钟

161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39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谢九)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主要指出了目前我国养老金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养老金收不抵支。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0年若剔除1954亿元的财政补贴,上海、江苏、湖北、湖南等14个省份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收不抵支,缺口高达679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将近一半的省份存在巨额的养老金缺口。二是养老金收益率过低,过去10年的养老金年均收益率不足2%,低于同期的通胀率。这意味着我国的养老金在持续不断缩水。

对于养老金的缺口问题,《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的解释是,我国养老金的遵缴率(缴费人员占参保人员的比例)逐年下降,非正常退休人员不断上升,养老基金财务支付能力空前提高,支出增长率快于收入增长率。《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指出,“十一五”期间,虽然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部门参保职工数量不断增加,但遵缴率始终呈逐年下降趋势,历年分别是90.0%、89.9%、89.5%、87.7%和86.5%。与2009年相比,2010年基金总支出增加了1661亿元,增长率为18.68%,快于同期基金总收入16.79%的增长速度。

除上述原因,养老金的缺口也和我国近年来做实个人账户的改革相关。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养老模式,但是那些在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前的职工,并没有个人账户积累,这些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事实上是挪用了后来缴费者的资金,这导致我国养老金出现大规模的个人账户空账,到2010年时规模高达1.3万亿元。从2001年开始,我国尝试做实个人账户的改革,个人账户不得再被挪用,这使得一些试点省份出现了巨大的养老金缺口,不得不依赖财政补贴。此次《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公布的14个存在养老金缺口的省份中,缺口最大的省份辽宁和黑龙江,都是最早推行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省份。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01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武侠片已死?

从胡金铨到徐克

10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