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张信哲:告别“情歌王子”

作者:宋诗婷

2018-02-28·阅读时长12分钟

894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224个字,产生6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上世纪90年代,“情歌王子”张信哲的音乐陪伴一代人成长


因为爱如潮水

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滚石唱片来说,把张信哲打造成“情歌王子”是件冒险的事。

1987年,张信哲还在台北基督书院读大二,因为是教会学校,学生经常要唱些基督教赞美诗,由此而生的歌咏比赛也是一场接着一场。一次,张信哲也参加了比赛,站在台上唱了一曲《Understanding Heart》,他嗓音清亮,一开口就惊艳了台下的观众和评委。当时,评委席上坐着词曲创作人丁晓雯和郑华娟,两人都看上了这把极具辨识度的声音。比赛一结束,丁晓雯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大学生推荐给了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滚石音乐。

很快,张信哲就收到了面试通知。他对此毫无准备,迷迷糊糊地走到滚石的办公楼门口,一抬头,陈淑桦从他身边擦肩而过,这位《明明白白我的心》和《滚滚红尘》的原唱者让张信哲紧张起来。

让他更紧张的还在后面——办公室里,等待面试张信哲的是李宗盛。当时,李宗盛任滚石音乐总监,他不仅自己唱歌,还一手打造了张艾嘉、陈淑桦、周华健等歌手,是当时点石成金的人物。


李宗盛是张信哲歌手生涯早期重要的引路人


在张信哲后来的回忆里,那场面试并不成功。“我们那年代的小孩,对演艺事业没有太多理解,只是单纯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不像现在的小孩,他们一入行就很清楚这个行业了。”张信哲说,面对李宗盛的提问,他乱答一通。虽然还是顺利签约了滚石音乐的子公司巨石音乐,但他后来才知道,或许是因为面试太失败,自己的资料在滚石内部各个制作人手上转来转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愿意为他制作专辑。他最初的工作只是制作助理,一边做些杂事,一边等待机会。

转机出现在1988年。滚石旗下女歌手潘越云要出新专辑,取名《男欢女爱》。专辑的最大卖点是潘越云与多位男歌手的情歌对唱,周华健、赵传等人都在男歌手之列。

张信哲是所有合唱歌手中最名不见经传的一位,但谁都没想到,他和潘越云合作的《你是唯一》市场反馈极好,说他因此一战成名,一点也不为过。

八九十年代是滚石的黄金期,也是华语唱片的黄金期,歌手一曲成名后就会得到大把机会,所有优质的作者资源和制作资源都会向你涌来,当时的张信哲就得到了这样的机会。

他很快发行了首张专辑《说谎》。之所以取名《说谎》,是因为当时的专辑企划认为,一个单纯的大学生形象,与“说谎者”的概念挂在一起,会有种惹人关注的反差感。

《说谎》的主题是爱情,但在那张专辑里,张信哲的形象还是单纯的大学生,曲风也偏向当时的台湾校园民谣。“大家都在摸索,没有清晰的方向,真正找到情歌这条路,其实还是在我退伍之后。”张信哲说。

因为念的是严苛的教会学校,没毕业就出道成为歌手,这不符合学校规定,张信哲不得不休学。休学就意味着要入伍参军,这是每个台湾男孩都要面对的人生历练。于是,又风风火火出了《忧郁》《忘记》两张专辑后,张信哲消失在大众视线里。

再回来已经是两年之后。两年,歌坛发生了很多变化。四大天王真正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唱片业景气的年代,新人也层出不穷。当年那三张专辑的粉丝离开校园,“学生情人”的定位已经过时了。张信哲和公司不得不做出调整。他摘掉戴了几年的黑框眼镜,书卷气随之淡去。兵役之后,从男孩转型为男人,这是张信哲的新形象和新定位。

与此同时,好歌也来了。李宗盛作词、黎沸挥作曲的《爱如潮水》真像翻涌高涨的潮水一样,将张信哲推上了歌坛高处。

既然爱了就不后悔

再多的苦我也愿意背

我的爱如潮水

爱如潮水将我向你推

紧紧跟随

爱如潮水它将你我包围

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内心苦楚的女人,边爱边心碎,即便心碎,也要守候在旁。这是李宗盛压箱底的一首歌,他一直犹犹豫豫,找不到适合演绎它的人。

文章作者

宋诗婷

发表文章218篇 获得91个推荐 粉丝839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听吧,爱情

情歌何以动人

1963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