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2-28·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85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邢海洋)
2月18日,两个月后,央行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给人以开动“降准周期”,货币政策松动的幻想。但实际上,存准率的下调明显滞后于宏观全局,国内资金市场异常紧张,央行可谓不得已而为之。
今年1月,银行系统新增贷款7381亿元,远低于2011年的1万亿和2010年1.4万亿的水平。一种解释是节日因素导致有效工作日减少,但按惯例,1月发放的贷款往往是年前借贷手续已齐备,却受限于额度不得不推迟排期的。新年一到,各银行便会突击放行。这个意义上,即使新年提前到1月底也并不影响银企之间的借贷流程。如果说节假日因素对信贷有所影响,主要是资金大量流出银行体系,存款搬家。当月,企业存款减少了2.37万亿元,这部分资金虽然转移到了员工的手里,但并未悉数流回银行,银行系统存款减少了8000亿元。存款总额下滑,严格的存贷比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能力。
居民的钱流到了哪里?1月份流通中的现金(M0)增加9051亿元,显示出节日期间居民们更多地持有了现金,这笔钱再存到银行应是节后的事了。可即使考虑到节日的“红包”因素,同时考虑到居民存款和财政存款分别增加1.68万亿元和3518亿元、新增贷款7380亿元,在不考虑外汇占款的情况下,仍有超过6000亿元流到银行资产负债表外。而1月份的贸易顺差创出了半年来的新高,外汇占款理应扭转下滑的趋势。持续的负利率加之理财市场的壮大,储户用脚投票,自去年中,银行存款大搬家的趋势一直未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资金体外循环削弱了银行信贷能力,央行不得不依靠公开市场的频繁操作调控流动性。节前,央行两度通过公开市场释放资金,加上非公开渠道,共释放4000亿元资金,相当于下调一次存准率。节前加上节后,央行连续7周未发行央票,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即便如此,仍不能阻止货币市场利率的蹿升,存准率上调的前夜,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全线上涨,隔夜利率暴涨99.33个基点至4.4958%,刷新两周内单日最大涨幅,而一周累计涨幅将近200个基点。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