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7·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0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赵松)
( 安吉拉·卡特 )
安吉拉·卡特不是那种容易归类的作家。那些现代的、后现代的文学概念对于她的作品来说都不大适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没有纠结于如何在传统、现代或后现代的那些方式中做出某种选择,而是另辟蹊径,从类似于“民间故事”这样的一个芜杂而暧昧的大范畴里找到了其小说方法论的主要资源,并形成了那种充满了诡异气息、冷色调、自说自话而又残酷意味十足的独特风格。安吉拉·卡特的独到之处在于,她没有像很多作家那样总是企图把“故事”讲得更完美更逼真可信一些,相反,她所做的是将“故事”里的那些非理性因素和种种残酷的意味充分释放出来,让所谓的真实世界轰然倒塌,在读者还在恍兮惚兮地瞠目不已的瞬间完成一击中的……你知道,她就像一个女巫,可能对你施了某种法术,但你还是不知不觉地被她说服了。这样的一种风格,在她的短篇小说合集《焚舟纪》中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也是为什么向以追求奇谲风格著称的撒尔曼·拉什迪会毫不犹豫地将《焚舟纪》置于她的所有作品之上的原因。
实际上,安吉拉·卡特的作品早在2009年就已成批登陆中国,但反响并不大。原因也并不复杂,她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也没被归入某个名声响亮的文学流派。作为一个文学异类,她把写作的根茎直接扎入到极具野生和原生态气质的“故事”渊薮里,并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和创作活力催生出瑰丽得令人触目惊心的奇近乎邪的叙事之花,而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多少有些“重口味”了,不是谁都能享受得了的。因此它们没有引发足够广泛的反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正像撒尔曼·拉什迪所说的那样,即使在英国本土,她也没有得到本该属于她的那份评价。
在《焚舟纪》的五本小说集里,最好先看《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因为集子里的作品能让我们更容易直观地分析出安吉拉·卡特写作风格与方法的基本特质——它是一个关于她的小说艺术的理想样本。通过它,可以更容易看出,在剔除那些通常会与民间故事、童话、传说骨肉相连的“说教”意图和对因果关系的惯性强调之后,安吉拉·卡特怎样做到让那些“故事”获得了如此令人惊诧的叙事自由和锐气逼人的效果。无论从哪篇看进去,你都会迅速地被她的叙事魔力所感染,以至于你很可能不会把她看做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而会确信她就是一个以文字为法器的女巫,兼具沉静、通灵、癫狂、魔法、幻想等特性,并始终都在以极为鲜活的方式交织呈现在你的面前。她的文字魔法瓶能把那些你知道的不知道的材料随意进行化学反应,转化为新的事物,焕发奇异的光华,随机构成全新的“故事图景”和叙事的“场”,而她自己则是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