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赵氏孤儿》,就这么纠结着

作者:马戎戎

2018-02-26·阅读时长5分钟

66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02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马戎戎)


( 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

2000多年来,这1300字,成就了无数戏剧,最有名的是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纪君祥生于亡宋之后的元代,蒙人统治的元代,汉族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纪君祥选择《赵氏孤儿》这一题材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为了突出他所希望弘扬的忠孝节义主题,他不惜将两个关键之处做出了改动:《史记·赵世家》中,程婴与公孙杵臼密谋救孤的方法,不是献出自己的婴儿,而是取了他人的婴儿,而他人的婴儿是谁家婴儿,司马迁也并未记载;第二,《史记》的记载中,屠岸贾并未与程婴一同抚养婴儿,是程婴独自背负小人之名,与孤儿遁入深山。纪君祥却安排屠岸贾愚蠢地为了奖励程婴“献孤求荣”,让孤儿认自己为义父。这是为了将故事更加戏剧化,也更加讽刺和丑化了当权者自大愚蠢的形象。

《史记》中记载,赵武复仇之后,程婴即自杀。

陈凯歌在《赵氏孤儿》的宣传活动中表示:《赵氏孤儿》的故事原型,是元杂剧。但从最后成片的故事看,多少参照了2003年林兆华版的舞台剧《赵氏孤儿》。在那一版中,编剧金海曙拒绝了脸谱化的形象,给每个人的行动都找到了依据,屠岸贾不再是“权奸”,而是一个有被赵家满门追杀背景的复杂人物,因此念念不忘复仇,也真的复成了;而赵盾则由“忠臣”变成“功高盖主”的权相,大权在握却首鼠两端;“昏君”晋王是初登大宝就试图向掌国母后讨回权柄的青年政治家。而最特殊的却是孤儿的选择,他说,这一切,都和他,没关系。

文章作者

马戎戎

发表文章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2人

马普尔小姐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钓鱼岛的国际政治地理

10年保钓那些人与事

98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