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实
2018-02-26·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974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蒲实)
( 10月25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出席联邦储备系统的讨论会 )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正处于美国乃至世界批评风暴的中心。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被称为QE2),至明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在美国国内,不仅共和党人攻击QE2计划可能增加国内通胀上行压力、刺激金融市场投机,连美联储内部也出现了警示通胀的反对声音。国际社会更是骂声连连。全球市场仿佛已经听到了以“竞争性贬值”刺激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货币战号角,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必须对更多可能流入的资本严阵以待,以防它们在新兴市场制造资产泡沫和引发通胀。伯南克的美联储却决意在一片质疑声中继续前行。
为什么伯南克要这样做?回溯到2008年1月9日。这一天,伯南克第一次召集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特殊会议。根据会议记录,“绝大多数与会者都认为,近期内继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是非常有必要的”。次日,伯南克发表演讲,称美联储将中止使用渐进式策略,“准备好及时而果断地采取措施,应对任何有可能威胁经济或金融稳定的不利局势”。1月22日,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特殊会议后,美联储宣布降息75个基点,随后又在1月31日的会议上决定再降息50个基点。巴克莱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从事研究9年的伊森·哈里斯(Ethan S.Harris)如此写道:“这是进入现代以后,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最大的一次。”2008年12月17日,美联储开始执行“零利率”货币政策。史无前例的大幅度降息后,美联储还史无前例地创造出一系列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直接向信贷市场注入流动性。这意味着,“美联储的政策导向进入激进的衰退风险管理的新阶段”。当时,伯南克决意对付的是未来通货紧缩的可能性,而不是通胀。
“通过今年3月结束的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共购买了1.25万亿美元抵押债券和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比较下来,这一轮的6000亿几乎只有第一轮的1/3。”美国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所长迪安·贝克(Dean Baker)告诉本刊。如此看,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是伯南克自2008年1月以来防衰退政策的继续,而且如果必要,还可能扩张下去。
发表文章15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986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