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艾滋病为什么难治?

作者:袁越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71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06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袁越)


( 提摩西·布朗 )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疾病尚未找到治愈的方法呢?可能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某些疾病确实很难治,比如癌症。第二,某些疾病很容易自愈,而且病情也不重,以至于科学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研究它们。流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绝大部分流感患者都能自愈,实在想防的话也可以选择事先打一针流感疫苗,所以攻克它的动力不大。还有一类俗称“孤儿病”的疾病,患病人数太少,同样缺乏研究动力。

第三,某些疾病的研究难度太大了,艾滋病就是最典型的一个。艾滋病研究者不可能拿人来做实验,不像胃溃疡或者肺结核什么的,即使出了差错也可以挽救。更重要的是,胃溃疡或者肺结核这类疾病有大量自愈的先例,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这些自愈病例,找出治疗的法门,这在科学上叫做“原理论证”(Proof of Principle),大意是说,自愈的案例即使只有一例,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从原理上证明这种病是可以治疗的,因此科学家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白费工夫,只要想办法模仿这个自愈过程,就能保证成功。

可是,艾滋病爆发这么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没能找到一个自愈的先例。别说自愈了,截至去年,科学家们就连一个治好的病例都找不到。事实上,2011年12月出版的《血液》(Blood)杂志,是“治愈”这个词第一次和艾滋病联系到一起。

文章作者

袁越

发表文章53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7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欧洲杯中的时尚角色

巴洛特利的发型和勒夫的衬衫

84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