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泾川的出路

作者:吴丽玮

2018-02-25·阅读时长10分钟

75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436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吴丽玮)


( 泾州古城遗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西边的城墙因修铁路遭到了破坏 )

铁路争议

在西平铁路泾川段的施工过程中,甘肃省泾川县文物管理部门对它的阻挡变成了其中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铁路的路基已经在泾州古城范围内铺展开来,并且破坏了古城遗址的西城墙,泾川县文化界人士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但几天后便似乎偃旗息鼓了。接近当地官场的一位人士向我们分析:泾川县城境内的2公里铁路会依照原有设计方案完成,因为这是整条铁路的最后一段,此时改线的成本实在太高。“在这场较量中,泾川县失败了,甘肃省要严肃处理此事,古城没保住,但铁路施工给当地造成损失的责任人会受到处罚。”

2003年,泾州古城遗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明朝初期爆发特大洪水前,这里是古泾州所在地,古城面积为49平方公里。古城保存较为完好的是西侧的城墙,汉代的黄土夯实而成,高度和厚度均达十几米,清朝时一些有钱人在废弃的城墙上修建了城墙窑,由于土质坚固,每隔一米就能挖一个窑洞出来,黄土城墙上甚至可以承载上下两排窑洞。如今,这道断壁残垣被挖土机刨出了两个大坑,文物部门的干部们在5月底阻止了铁路施工,把现场保护了起来。

文章作者

吴丽玮

发表文章10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6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欧洲杯中的时尚角色

巴洛特利的发型和勒夫的衬衫

84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