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星云
2017-06-24·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978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比尔·波特(Bill Porter)跟我说,直到2010年,他才觉得自己和《空谷幽兰》在中国火了。那时,为了写新书《寻人不遇》,他去了孔子的出生地尼山,有人突然跑到他身前说:“我认识你,我有你的书!”
“这种感觉很好。我在美国,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2017年这个初夏,波特坐在成都的酒店里跟我回忆。这次他来成都,是为了参加《隐士》纪录片发售。
1989年、1990年,比尔·波特带着摄影师史蒂芬·约翰逊三上终南山寻访隐士,与隐士们一起生活,回台湾后写成《空谷幽兰》,一本将自己的寻访经历和中国古代历史结合起来的旅行记叙。
以当下的地理解释,“终南山”指的既是西安南面40公里处的终南山山峰,也指与之相邻的东西上百公里内的山峦,即秦岭的最北端。历史记述加传说中,“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相传正是在终南山西端的楼观台,骑上青牛的老子在出关前把《道德经》交给了守关人尹喜,终南山因此成为中国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发源地,楼观台成为道教的总祖庭,终南山东端的华山则成为道教兴盛之地。著名的八仙大部分在终南山修道,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也是居于此,并创立全真道。
终南山对佛教的意义同样重要,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五大派的祖庭在终南山,即三论宗、净土宗、华严宗、律宗和唯识宗。中国最早官方钦定的观音道场在南五台,隋文帝令人修的珍藏佛舍利的法王塔在终南山仙游寺,玄奘翻译《心经》时所在的终南山翠微宫也被记述为唐太宗长期居住的地方。
此后,在正史和野史的记述里,终南山成为重要的修隐之山,相传姜子牙、陶渊明、王维等历史名人都曾隐居于此。不过,直到这个美国人比尔·波特寻访终南山并出版了《空谷幽兰》之后,中国读者才发现,原来在终南山中修隐的传统在现代并没有中断,山里面现在还住着隐士。
波特告诉我,他觉得《空谷幽兰》能在中国出名,可能是因为“猎奇”。他以法国作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作为例子:“托克维尔所写的书之所以能在美国流行,是因为他是作为一个外国人写美国。他会注意到很多我们美国人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如今,终南山的隐士生活早已不再神秘。比尔·波特的书带来了一系列后续影响:终南山佛教协会成立,协会将终南山区隐士居住的茅棚和洞穴位置登记造册,定期派人到山中分发药品和食物,包括外面寄来的邮件。当《隐士》纪录片的导演和波特重访终南山时,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慕名来这里修行、隐居,新的茅棚不断建起来,隐士们不仅要面对纷至沓来的记者、摄影师、驴友、普通游客,也要面对终南山的旅游开发。隐士生活,是否还真的存在?
山里的隐士还在吗?
2011年,当峨眉电影频道买下《空谷幽兰》的影视改编权时,导演何世平和联合导演付鹏、周成渝没料想到,未来4年里14次上山,节目组才得以完成纪录片的拍摄。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103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