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互信与战略不自信

战略互信与战略不自信

作者:宋晓军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41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14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宋晓军)


( 建设中的美国国家安全局设施。据报道,该局正在执行一项被称为PRISM的绝密计划——直接接入美国九大著名互联网公司收集数据 )

“如果穿越时空从未来做一次回到现在的旅行,你翻开一本历史书籍会看到这样的文字记载:早在21世纪初,由于中国通过网络黑客窃取了美国国防和商业计划的秘密,这导致了两国紧张关系的升级,以至于变成了一个两国将发生战争的信号。”这是中美首脑6月7日举行“庄园会晤”的几小时前,《今日美国》网站上一篇题为《奥巴马能与习完成交易吗?》的专栏文章的开头。这篇文章作者、也是《今日美国》的主笔布兰森(Louise Branson)在题记中是这样描述文章主旨的:“总统在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时,应该注重沟通而不是指责。”

如果看了这篇文章开头和题记,很多关心“庄园会晤”的人,一定会想到最近在国内媒体上评论此次会晤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战略互信”。那么这个“战略互信”到底怎么建立呢?同样的问题,也有记者这样问过我。我回答说,就目前美国媒体对中美首脑“庄园会晤”的评论上看,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并不是“战略互信”,而是“网络安全”。也就是说,在很多美国媒体的眼里,建立中美两国“战略互信”的障碍,首先是“网络安全”的问题。记者接着问我:美国为什么那么担心“网络安全”的问题呢?我回答:答案也许就在几天前的一封公开信里。

6月4日,在美国著名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网站上,贴出了一封有26位知名学者写给国防部长和参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公开信。在这些学者中,很多是来自最近为美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四个主要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新美国安全中心和企业研究所。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这四家智库刚刚联合为国防部做了一项战略评估。这项战略评估的内容是,就未来10年国防开支分别减少1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和5000亿美元三个方案对国防资源的存量和增量进行重新配置,最终为国防部在2014年出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供政策咨询。那么这些学者在公开信里说了什么呢?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货币战猜想

贬值浪潮下的美元与人民币

93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