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赛
2018-02-25·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275个字,产生2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约翰·哈佛铜像是哈佛校园里最著名的地标 )
走进哈佛园和它周边那些殖民风格或新古典主义的建筑、罗马式的公共大厅和哥特式的教堂,还有爬满常青藤的古老红砖墙……如果说美国人对哈佛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与这种漫长时光所凝固的尊严有很大的关系。借用阿兰·布鲁姆的话来说,那是“一个最沉溺于实际生活的民族向沉思生活表达的敬意”。
哈佛创立者的意图至今仍然镌刻在哈佛中心校园门口的墙上:“在神让我们安全抵达新英格兰之后,我们建立家园、提供谋生必需品,设立方便地点好敬拜神,也组建公民政府;紧接着我们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就是推进学习,并使之延及后代;唯恐当我们的现任牧师归于尘土时,留给众教会的是一群茫然无知的牧师。”
当时,乘“五月花号”客船的102名乘客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颠簸,于1620年初冬抵达北美大陆,因为艰苦和疾病,仅有53人活到了第二年的初冬。这些定居新大陆荒野中的第一批移民如此深信教育对他们决心创立的美好社会的重要性,16年后,他们就在一条叫牛津的破街上建造了哈佛学院。140年后,这个世界上才有了美国。
发表文章23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06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