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693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选美比赛 )
2010年,时装设计师们不约而同要恢复男人的雄性气概。约翰·加利阿诺的新装秀上,模特儿们穿得像福尔摩斯或武士。三宅一生、Lanvin、德赖斯·范诺顿推出军装风格的男装,有的像魏玛军官学校的制服,有的类似美国“尼米兹号”航母上的信号兵装,有的给男模特儿戴上铁护手,一下子穿越到冷兵器时代。荷兰设计师吉塞弗斯·提米斯特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军装为灵感,设计出坦克上衣、裤子,上面染出血迹斑斑的效果。日本潮流教父渡边淳弥近几年迷上了爵士乐,他视伟大的萨克斯风大师查理·帕克为偶像推出职业装。或许“娘娘腔”流行得太久了,渡边淳弥的新装在美国很受欢迎,有人评论他赋予职业装的阳刚气质如异国情调般令人沉醉。渡边淳弥阐释自己新装的精髓时说:“这就是男人。”
在时尚圈集体寻找纯爷们儿的同时,另一帮人在纪念英国第二波女权运动开始40周年、美国女权主义者凯特·米丽特提出“父权制”概念40周年、澳大利亚女作家杰曼·基尔的女权主义名作《女宦官》(The Female Eunuch)出版40周年,或者批判英国作家马丁·埃米斯以20世纪70年代女性解放和女权运动为背景的新作《怀孕的寡妇》(The Pregnant Widow)所描写的两性间权力关系。再说男装与女装,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男装的社会性功能远多过装饰性,它始终在传播社会信息和社会评论。可爱的小胖子、Lanvin首席设计师阿尔伯·艾尔巴茨说了:“这年头没有那么多浪漫和诗意。”1970年至今的40年是男人的艰难时世,而衰退的时代需要强势的外表。
40年来,似乎隔三岔五就有研究报告出台,多方面勾勒现代男性的形象,却多是衰退的样子。英国平等和人权委员会的报告说,英国女性认为父亲不是养育子女的必要条件。哈佛大学的学者发现,美国的厌食症、易饿症患者中1/4是男性。在英国,75%的自杀者是男性,10类最常见的癌症死亡患者中,男性死亡人数是女性的2倍,他们比女人早10年患心脏病。还有人类学家预言,因为精子数量下降,Y染色体发生变异,男性物种将在12万年内灭绝。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