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实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6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5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出席纽约高级法院听证会 )
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在纽约肯尼迪机场被纽约警方拘留时,正准备飞往巴黎,再转机飞往柏林,在那里,他本将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面,讨论对希腊债务危机的第二轮紧急财政援助。接下来,他还应前往布鲁塞尔,出席欧元区和欧盟财长会议。卡恩是深陷危机的希腊的重要盟友。这位出生于“二战”结束后不久的法国人是欧元的坚定支持者,他曾说:“战后的货币权在美国手里,欧元区诞生后,我们将同欧元伙伴一起收回主权。”
2007年,时任法国财长的卡恩当选IMF总裁。把卡恩从巴黎推举到华盛顿去的是当年赢得总统大选的萨科齐。那一年,卡恩也打算竞选总统,但在社会党内初选时败北。很多法国媒体曾评论说,这是萨科齐对其政治对手的“政治发配”——“他接手时的IMF处于没落期,正逐渐丧失其价值。”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家埃斯瓦·普拉萨德告诉本刊。IMF总裁因而被视为一个边缘化的、不重要的职位。卡恩的前任、西班牙中右翼政党领袖罗德里戈·拉托就是在大选失败后,被总理萨巴德洛送往华盛顿的。据说这个“安慰奖”从未给拉托带来过快乐。IMF的影响力日衰,郁郁寡欢的拉托在任期未满时就因“个人原因”辞去了总裁职务。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IMF曾风光一时。从建立起,它的总裁职位就全由欧洲人担任,副指挥官则一直是美国人。由于执行董事会中的投票权配额取决于经济体大小,欧美国家构成了最强势的集团,IMF实际上被西方大国所掌控。拉美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它曾向濒临破产的拉美和亚洲国家提供过金融援助。2001年,曾被IMF作为执行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政策样板的阿根廷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认识到,IMF在提供金融援助的同时,也给阿根廷施加了苛刻的预算约束,大大削弱了阿根廷政府在关键基础设施和公共领域的投资能力,阿根廷政府被迫将重要的国有资产私有化。由此,从阿根廷爆发的经济危机点燃了南美和亚洲国家对IMF的仇恨。IMF以严厉的私有化、开放金融市场、解除管制等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援助条件,给贷款接受国带来的却是贫困和动荡。2006年,拉美各国的温和左翼政府纷纷上台,争相提前还款,开始执行独立于西方国家经济压力的地区政策。普拉萨德说,当卡恩接手IMF时,“它的金融资源仅有2500亿美元。发放贷款额仅为20亿美元,而这个贷款额在1998年是320亿美元”。2008年,由于缺少贷款收入,执行董事会决定出售一部分黄金储备。西方媒体也开始讨论IMF到底是否应该废掉。卡恩上任伊始,就砍掉了一个4亿美元的项目预算,裁员380人。
发表文章15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986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