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子建
2018-02-24·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985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5月10日,北京故宫北门内东侧被隔离,武警战士在这里站岗 )
失效的“四防”
5月8日晚上,故宫保卫处值班室曾发生一起“警报”:斋宫所处的东区停电了。“以为是雨天线路故障。”一位故宫内部人员透露。因为以前雷雨天气时也曾出现过类似事故,故值班人员并没有联想到盗窃,便没有深入斋宫查看,只等着天亮报修。“但是,在博物馆的安保培训中,发生停电事故一定要到现场查看情况,这是基本常识。”某省级博物馆安保部门的负责人贺平对本刊记者说。
由于曾经进行业务交流,贺平对故宫的安保系统有一定的了解。“故宫的地下文物库房确实相当先进,仅库房内就布了900多个监控器,库房的门也是特殊材质特别制作的。”文物库房被习惯地认为是安全防范的重中之重,但对安保人员来说,库房是一个静态、可隔离的区域,可控性强。而开放性的展厅由于人员流动性大、防线不清、可控性低,才是安保的重中之重。故宫的中控室中,监控人员24小时对着40多台显示器,显示器传送着不同地点摄像头拍到的实时画面。按照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2008年的《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像珍宝馆这种一级风险区域至少要装有3种以上的检测设备,“监控摄像、红外线和微波报警是常用的几种设备,一旦出现报警,摄像头自动开始录像,并把内容传回中控室”。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