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赛
2017-05-25·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64个字,产生18条评论
发表文章232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4080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寻找遗失已久的本能
418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趣趣划线
02-29 07:54
在50万年的进化中,思考型的大脑从运动技能的磨炼中进化而来,人类渐渐有了梦想、计划以及创造的能力,从而创造了现代文明。但讽刺的是,文明的前进速度如此之快,我们的身体和基因却来不及跟上——从基因而言,我们仍然是50万年前的那些狩猎采集者,我们仍然渴望最高热量的食物,但我们却不再需要运动。最终,久坐不动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了我们长期生存的最大威胁之一。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正是运动使人类的大脑变得更大,而更大的大脑又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运动者。那时候我们可以一天平均移动16~22公里,我们走路、奔跑、冲刺、攀爬、游泳、跳跃、举重……我们不得不如此,否则就活不下去。
德国生物学家伯恩德·海因里希(Bernd Heinrich)在《与羚羊赛跑:动物教我们奔跑和生存》一书中说,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能在远古时代生存下来,靠的恰恰就是耐力跑。即使羚羊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之一,但人类依然能捕获它们,办法就是,一直追踪,直到它们耗尽体能而放弃逃跑。羚羊是短跑能手,但它们的代谢系统无法维持长时间的持续奔跑;人类却可以。我们的快速搜索与慢速收缩的肌纤维分布均匀,所以即使在野外经过数公里的奔跑之后,依然具备短时加速奔跑和击倒动物的代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