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中国人怎样吃蔬菜

作者:石鸣

2018-02-24·阅读时长5分钟

45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06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中国人爱吃菜,可是如果细究起来,中国本土的蔬菜,并没有多少品种可吃。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可以推想到,古人吃菜的条件其实非常艰苦,正是因为没的可吃,才不得不铤而走险,不断寻找。先秦典籍中记载的各种陆生可食草类,延续到如今仍然立于人们菜谱之中作为常蔬的品种,不过四五种——韭、芹、芥、瓠,勉强再加一个芦菔,也就是后人说的萝卜。不过《诗经》那个年代的萝卜品种,还未完全驯化,论口感、质地,和后人吃到的完全没法比了。

中国人吃菜的质量,还是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开陆上丝绸之路的通道后才大获改观。张骞本人带回来大量的果蔬品种,以及两晋南北朝时期仍不断从西域引进新的品种,两相加总,才算是在隋唐之际大致奠定了中国人蔬菜食谱的基本格局。这个格局一旦形成后表现得非常稳定,可以说,唐朝人吃到的常蔬品种,和我们今天的人吃到的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本质差别了。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地理大发现,明朝中后期我国蔬菜种类又有一次大规模引进,但是这次引进的除了番茄和辣椒之外,品种主要集中于淀粉含量高的根茎类蔬菜以及粮食作物,造成的社会影响主要是明末清初人口爆炸式增长,以及辣椒作为调料对局部地区中国人吃菜形成新口味的贡献,对整体的中国人吃蔬菜这件事而言,影响力还是很难与张骞出使西域相比。

文章作者

石鸣

发表文章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1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盛世之素

笋 菌 蔬 谷 薯 豆腐

9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