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3·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20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克里斯汀娜·菲尔南德斯·库巴斯
文 / 苌苌
说起西班牙文学,我们总想到塞万提斯和他的《唐吉诃德》,浑然不觉时日已过了400年。20世纪的几位南美作家,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又将这一语言的文学性发扬光大,但在西班牙本土,当代的西班牙文学是什么样子?世界对此印象很模糊。这一切发生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同时,清晰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全球化使得其提出者的文明越来越为世界认知,也带来将其他文明荡涤无存的威胁。小语种国家的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面对全球化不可阻挡的势头,主动而积极地应对与被动而消极地应对,导致霄壤之别的结果。许多处于被动应付地位的国家、民族和人们往往容易采取消极反对的态度和做法,这是可以理解的反应,但此种抵抗最终是无效的。在中国,美国是没有文化交流中心这样的设置的,似乎好莱坞式娱乐已经出色地代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而像西班牙、法国、德国这些国家,则通过其由本国政府资助的,在各国大城市设立的文化交流中心,越来越主动地宣传本国的文化,尽管波及范围很小,但贵在坚持。12月18日到19日,在北京的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王国设在世界各地的旨在传播西班牙文化的交流中心以此命名,西班牙的几位当代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带来了以传播和讨论“N文学”为主题的西班牙文学节。西班牙作家就叙事文学、诗歌、文学评论与莫言、毕淑敏等中国当代小说家以及赵振江等西班牙语翻译家展开对话。
西班牙文学正在经历一个“花样年华”,欧洲的文艺批评家普遍认为这是历史上西班牙文学最活跃的一个时期。与我国比较相近的是,1975年,西班牙结束了佛朗哥独裁对文化的影响,如今四五十岁的中坚力量,都是在那之后成长起来的。因为上辈人没有什么机会发表好作品,小时候他们看得最多的是拉美文学,然后经历文化爆炸、百花齐放的时期。如今在这个4000多万人口的国家,面临的威胁是文学市场化的尴尬境遇。之前,这个文学节分别在圣保罗、伦敦、马尼拉和斯德哥尔摩举办过,西班牙当代文学界的重量级作家齐相聚,他们代表了不同的美学流派展示在当今文学框架下西班牙语文学发展的不同趋势的全景。其中,有西班牙最有名的文学奖项的获得者,有西班牙语评论界认为是当今创作界的主人公式的人物,有深受西班牙文作品读者喜爱的作家,每一位出席者都是西班牙当代文学的坚实形象的体现。借着这个活动,在我国同时推出了西班牙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图书馆以其名字命名)、梅内斯以及洛尔加诗选的最新中文版,还有一套收录当代西班牙女性作家作品的“她世纪”丛书,这些图书出版得到了西班牙文化部下属的书籍、档案和图书馆总局的资助。人民文学出版社因其对拉美及西班牙作家的作品在中国的推广做出的贡献,而获得了西班牙政府颁发的第四届“亚洲之家”奖。
“她世纪”丛书形成了西班牙21世纪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作品序言由西班牙第一副首相玛利亚·特雷莎·费尔南德斯·德·拉·维加撰写。她说:“尽管伟大作品是不能依据作者的性别来分类的,然而性别确实能左右作品中呈现的某种生存方式。这些方式启发读者抵达出乎自己意料之地,从而束缚或开拓我们的个人现实。以往西班牙作品中,女性更接近于那些社会‘定义者’所赋予的形象。最后甚至我们自己也接受了这种被定义的形象,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一面女性自己的镜子,并在看见这面镜子的时候,清楚性别之分无非是一种社会概念。”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