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翊
2018-02-23·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213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07年11月26日,京津城际轨道正在加紧施工
实习记者 / 陈晓晨
什么样的路?什么样的车?
“京津之间的客运实在是已经饱和了。”天津铁道迷、擅长列车运行研究的南开大学学生常昊经常乘坐火车往返于京津之间,“有‘千里马’之称的动车组在这段铁路上只能跑160公里/小时,69分钟完成单程,只比提速前快了6分钟。可以说,这已经到了提速的极限。这个速度是被该条线路上其他慢车所限。”他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是刘翔被一群小孩子挤到中间跑步,纵使有浑身力气,也跑不快”。
专长于铁道技术的西南交大硕士研究生程景也是个铁道迷,“在京津高铁铺通之前,京津之间的铁路叫京山线,即京哈线的一段,全长137公里。在2007年4月18日第6次大提速前,从北京去往东北的列车都在京山线京津段行驶,客货混跑。可以想象,一天有五六十趟列车在这段100多公里的铁路上挤在一起的情形。第6次提速后,一些客车改走京秦线,京津之间的运力稍微缓解了一些,但是,平时仍然有49趟列车运行在这条线路上。其中,包括京津之间的13对动车组”。
发表文章1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