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冬婷
2018-02-23·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218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二环、铁路、地铁、轻轨、公交,西直门地区集中了几乎所有交通系统,这一多重交通体系可作为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微环境的一个样本。当公共交通“零换乘”枢纽被引入,整个地区的交通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记者 / 陈超 贾冬婷
叠加的地铁线
13号线是为连接城市北端和中心区而建,回龙观、天通苑等大面积的居住区聚拢了几十万居民,但是这些人的生活、工作地点大多仍在城内。2002年9月,从西直门到东直门的半环城市轻轨线路竣工,2003年正式运营,京城北部的居住区、上地科技园区等地被轨道交通覆盖,直达城西北的西直门,每天早晨,13号线上的客流开始向这个方向涌入。
最初,13号线的发车为8分钟一班,巧的是,采访这天,间隔再次缩短,最小间隔达到3分钟,因此,在西直门的地上一端,虽然13号线的客流依旧可观,但是一拨一拨来自2号线的乘客基本上能及时被3分钟一班的地铁列车疏散。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34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