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琪
2018-02-23·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15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临潼度假区凤凰池生态谷效果图 )
杨会民今年70岁,他坐在厚厚的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书堆前,头发花白,方方的脸颊,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看上去还有点儿学者风范。与一旁大幅招贴画上喜笑颜开的神情相比,普通游客见到的这位老人几无表情。“是你一锹铲下去发现兵马俑的吗?”“你第一眼看到什么了啊?”好奇的游客买了书请他签名时,希望捎带着同这位历史见证人聊上几句。但老人显然没有满足游人好奇心的愿望和精力,双唇紧闭,倒是还算敬业,一笔一画用自己的名字写满书的内页。
按照当地导游的说法,1974年杨会民与其他三名村民,因为天气大旱,不得不到他们所在的西杨村旁边的坟地里去打井。兵马俑所在的这片土地,长年不生庄稼,只得被村民当作坟场。因要解决现实生存需要而去挖掘祖坟所在地,看上去是有些逆天的事儿,杨会民等四人因此被冠以“老实人”的身份,代表着全村去承受可能带来的惩罚。事情的戏剧性在于,他们一锹一锹下去,发掘出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仅永久性地解决了杨会民等四家人的生存问题,整个西杨村也慢慢脱离了几千年来贫穷的农业生活。
然而对于兵马俑所在的整个临潼区而言,土里刨食的生活却并无改变。兵马俑使西安迅速成为国际游客钟爱的旅游目的地,临潼距离西安市区30多公里,游客们往往只用半天的时间参观一下这里的兵马俑和华清池,买些附近村民的小纪念品,便回到西安或是去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吃饭和过夜。距离市区较近,本应该是郊区的优势,但是对于临潼,反而被西安市区及周边其他市域“抢”去了游客的消费市场。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43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