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路权重组

作者:李鸿谷

2018-02-23·阅读时长21分钟

47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845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步行、出租车、三轮摩托车,在下班时间争夺着有限的道路空间

政策:宏观与微观的接口

1998年,长江大水,松花江大水。天灾之下,枝节性的事件是,已成显学的经济学的专家们,第一次遭遇媒体的广泛质疑。洪灾的损失及影响,吴敬琏回忆说,“经济学家说了两句话,一句话是水灾造成了很大损失,另一句话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需求不足,所以,它还会减弱需求不足”——经济学家计算,因为要弥补水灾损失,搞农田水利建设,应当会拉动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0.1~0.2个百分点。按一般理解,这种分析容易被理解成“坏事变好事”的专业性表达,质疑因此产生。但是,即使后来相对冷静地回顾,吴敬琏仍坚持,“这后一句话(减弱需求不足)当时受到很多人指责,现在看来,这实在是一种理性判断”。

公正而言,真正理解1998年,最重要的方法论仍然需要借用经济学。

文章作者

李鸿谷

发表文章26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24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路权重组

道路 汽车 轨道交通

75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