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生物钟与作息模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3·阅读时长3分钟

4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8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生命的节奏》 )

人们已经发明了很多计时方法,从古代的日晷、滴漏到后来的机械钟和原子钟。斯蒂芬·霍金2008年9月在剑桥大学为钟表“吞时者”揭幕。跟传统的计时器不同,这个钟表没有显示时间的指针和数字。它依靠一个根据蚱蜢和蝗虫的身体结构组合而成的“机械怪物”来回摇摆一个金色的圆盘,然后通过复杂的工程技术,让这些摆动触发出一缕缕蓝色的光线,这些蓝光每秒钟都会围绕圆盘急速旋转一圈,让学生知道他们上课是否迟到了。这个直径两米的钟是用镀金的不锈钢制造的,造价高达100万英镑。不管这些钟表在外表上有多么不同,它们测量的都是某种统一、规则的物理运动。

《生命的节奏》一书告诉我们,虽然我们测量时间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没有打赢跟时间的战争。我们没有控制钟表,是钟表控制着我们。当我们想知道该不该吃饭、睡觉或去度假时,我们去查看时钟、手表和日历。渐渐地,这些工具成了发号施令者。但是,黑脉金斑蝶每年在同一个时间从北美洲飞往中美洲;虽然没有日历和闹钟,蝉也知道每13到17年从蛹变成飞虫。连植物好像都在悄悄地计时,林奈1751年注意到黄鹌菜和蒲公英每天都以半小时为周期绽放、凋落,他建议把它们和金丝桃、万寿菊、睡莲等植物栽种成圆圈形状,这样它们有节奏的开放凋零就可以充当时钟。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节律。鸟儿一早起来捕捉虫子,睡鼠靠冬眠度过冬天,花朵在每天同一时刻绽放、凋零……然而,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差别,那就是人类会有意识地忽略这种自古皆然的生物节律。“文明的进程是不是使我们疏远了一度自己很熟悉的自然?时差就是文明的结果之一(人体的昼夜节律遭到破坏)。我们生活在一个全天候的世界,我们聪明地发明了电、闹钟、空调和药品,以克服进化而来的节律。”我们自以为可以摆脱几十亿年来进化而成的节律的束缚,然而,我们根本做不到。和这个星球上的其他所有生命——动物、植物、藻类、细菌一样,早在30亿年前,上苍就在人类体内放置了一架精密的生物钟。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中美:从破冰到建交

13位当事人亲历细节

74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