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三
2018-02-23·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86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08年3月4日,一名美国货车司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加油站给自己的汽车加油 )
全球经济衰退的阴云笼罩着市场,“目前全球石油需求正呈现自由落体式下降”,英国石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吕尔的比喻非常写实,在需求被大大低估的情形下,石油价格的颓势有如一泻千里。
比起2008年7月每桶147美元的原油最高价,短短几个月,国际油价的跌幅已经超过了75%。在“石油需求自由落体式下降”的当口,一向对国际油价呼风唤雨的欧佩克也失去了话语权,减产的杠杆难以翘起当前极其脆弱的原油市场。2008年12月17日,欧佩克做出有史以来最大的减产决定,12个成员国计划将原油日产量进一步削减220万桶,减幅约为7%。然而,国际油价依然没有刹车,当日即下跌7.66%,第二天下跌10.03%……油价创出了4年半以来的历史新低。
欧佩克组织减产的理由很直接,自从2008年7月以来,每桶原油的价格降低了100多美元,成员国们认为,如果放任原油价格的跌势,必将严重影响石油生产商的投资热情,这将给石油工业带来中期甚至是长期的不良影响。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83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