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骑马舞与广场舞

作者:王小峰

2018-02-08·阅读时长11分钟

67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645个字,产生6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2 年,“鸟叔”朴载相的一首《江南Style》连同骑马舞引爆全球

2012年,“鸟叔”朴载相的一首《江南Style》引爆全球,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要在百忙之中接见一下“鸟叔”。两年后,中国的“筷子兄弟”演唱的《小苹果》在美国获得“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在国内引来一阵冷嘲热讽。中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似乎带到外国的这首歌显得有点那么不提气,因为这首歌早已成为中国街头广场舞的伴奏。骑马舞和广场舞至少在中国人看来都是那么喜闻乐见,但同时它也很残酷地告诉我们:这就是目前中韩文化之间的差距。

上世纪90年代末,当中国人第一次听说“韩流”这个词的时候,多数人对这个邻国的情况知之甚少。当年中国人了解韩国,大多是通过一些国际时政新闻,比如从80年代初期开始,“新闻联播”的国际新闻部分经常会出现南朝鲜大学生在街头与警察对抗的场面。或者是韩国有一支让中国球迷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痛的足球队,几十年来这支球队一直在中国足球的伤口上撒盐。即使1988年汉城举办了一次奥运会,让中国人印象最深的也不是通过奥运会了解韩国,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兵败汉城,被国人寄予厚望的体操王子李宁从鞍马上掉下来。那一届奥运会还给中国人留下一点印象的,大概就是四个韩国人在开幕式上演唱的主题歌《手拉手》了——这或许是中国开放以来第一次接触韩国流行文化,尽管它并不是很韩国。那个年代,中国人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远远多于韩国,“韩国文化”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几乎还是空白。在随后的十几年间,这个空白部分慢慢被韩国人填满。

1997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反响不错。这部以家庭琐事为主线的电视剧,实际上是“韩流”正式登陆中国的开始。当时中国人对流行文化的接受,主要是来自港台地区,再远一点的是日本,或者少数欧美国家的流行文化。那时候中国人不会想到韩国流行文化在随后的十几年间一直会影响中国——尤其是当时正经历一场亚洲金融风暴,韩国经济受到很大影响。

文章作者

王小峰

发表文章4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478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韩国为何酷

用流行文化“攻克”亚洲

16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