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暗杀与逃跑——无政府主义行动的本体论关照

作者:读书

2021-03-24·阅读时长12分钟

11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09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杨猛

一八八一年三月一日,圣彼得堡的一驾马车旁突发巨响,瑞典人诺贝尔研发的硝化甘油引爆装置再次发挥作用。一批自称人民意志党的人将它投掷出去,炸伤了马车旁的卫兵和车夫。此时车内之人不顾劝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势。结果一个叫伊纳台·格里涅夫斯基的人幸运地到达了足够近的地方扔出了第二枚炸弹,投弹者自己和车内之人同时被炸死。这或许就是自杀式爆炸袭击的雏形,而这位倒霉的被袭击者在躲过第六次刺杀后用光了自己所有的运气,他就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沙皇遇刺震动欧洲,“在随后的二十五年间,又有一位法国总统、一位意大利国王、一位奥地利皇后和一位王储、一位葡萄牙国王和他的继承人、一位西班牙总理、两位美国总统、一位希腊国王、一位塞尔维亚国王,以及俄国、爱尔兰和日本的势力强大的保守派政治家被杀。当然,暗杀失败的次数要比这多得多 ”。

而在大约一千六百年前,东晋文人陶渊明描述了一幅 “桃花源 ”画卷:武陵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追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美好农耕生活,与外人间隔,“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巧合的是,在瑶族的传说中,元朝官府发现了瑶族祖先居住的富饶之地千家峒,对其进行围剿,迫使瑶族先民不得不离开世外桃源般的故土,四处迁徙。直至今日,瑶族已经成为分布在中国、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 “世界性的民族 ”。同样,西藏察隅地区的民间传说也提到,在藏东南有两处藏传佛教密宗的开山祖师莲花生大士指示的秘境(Beyul,译作博隅、别隅),一处是现在林芝地区墨脱的 “贝玛贵 ”(Pemakod),另一处是中缅边境线上现属于缅甸管辖的 “囊塔贵 ”(Naungtakod)(现在缅北葡萄县境内)。那里没有压迫,衣食无忧,树上长糌粑,河里流牛奶。于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陆续有察隅地区的藏民向往 “囊塔贵 ”,逃至现在缅甸葡萄辖境内定居,过着自由山民的生活。

从欧洲政治领袖频繁遇刺到武陵人、瑶民、藏民纷纷避世而居,暗杀与逃跑,两个原本具有不同意涵的词并置在一起,似乎组成了一部完整的无政府主义历史。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76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3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