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大阅兵

作者:刘怡

2018-02-07·阅读时长22分钟

68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411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8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预演的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2015年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胜利日阅兵。这是自1951年国务院设置“抗战胜利纪念日”以来,第一次举行以检阅武装力量为主要内容的纪念活动,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十一”国庆以外,举行由陆海空多军种参与的大型阅兵式。

今天的中国军队领导人已经可以骄傲地宣称:“西方发达国家军队拥有的各类装备,我军基本都有了,而且不少装备的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空军的轰炸机多次在第一岛链之外1000公里处开展远海训练;海军的第二代核潜艇能在印度洋隐蔽活动达数月之久;由新型驱逐舰、护卫舰和补给舰组成的护航编队已21次驶往亚丁湾海域,执行国际护航和反海盗任务。中国是当今世界仅有的5个装备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战略导弹的国家之一,是9个拥有现役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也是仅有的3个完成第四代先进战斗机试飞的国家之一。波士顿学院政治学系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罗斯(Robert S. Ross)评论:“中国海上力量的现代化是这个东亚大国在政治领域的重大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已不再仅仅是一支第三世界军队。”

但在70多年之前,所有这一切都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1937年淞沪会战中,70万中国最精良的地面部队面对30万日军,由于缺乏海空军支援和重武器,伤亡近30万人仍未能获胜,被迫放弃华东主要城市和当时的首都南京。集结在长江下游的4艘中国巡洋舰遭到数十架日机轮番轰炸,在4天内全部沉没,以至于到战争结束之时,海军几乎没有可以出海航行的军舰。同样势单力孤的空军则在外援时告中断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和拥有世界一流航空兵的日本相对抗。1940年9月13日,34架中国战斗机在重庆璧山上空与敌机遭遇,竟被击落13架、迫降11架,敌机无一损失!

文章作者

刘怡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502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大阅兵

中国军事装备和战略演进史

183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