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火星救援》,温暖的新鲁滨孙故事

作者:李东然

2018-02-06·阅读时长9分钟

40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90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电影《火星救援》剧照

火星对人类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火星表面与地球表面差别不大,但温度低温差大,即便在夏天,气温也会在―153~22摄氏度之间浮动。火星的空气中95%都是二氧化碳,呼吸会是更大的问题。土壤中缺乏种植作物所需的细菌。有水,但仅以冰的形态存在。对于人类的生存需要而言,这里什么都没有。即便逃过了一时性的窒息或是失温而死,火星距离地球起码有500天以上的飞行距离,而完成这样一次飞行所费计算、准备、人力、物力,几乎不可想象。如何往返于火星和地球之间,是全人类的待解难题。植物学家马克·沃特尼(马特·戴蒙饰)就在一次火星任务中掉队,于是他在火星表面花了4年时间一一应对了这些难题,最终活着返回了地球。这就是《火星救援》的故事。

《火星救援》最早改编自安迪·威尔(Andy Weir)的小说,他在成为作家前的工作是计算机软件设计师。《火星救援》小说最早在网络连载,后以0.99美元的价格在亚马逊作为电子书出售,2014年有出版社(Random House)发行了实体书之前,在互联网世界里,这已经是一部口口相传的作品,安迪·威尔曾这样表达自己的意外:“这个故事说穿了就是一道超长数学题,结果却有那么多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喜欢上了它。”

安迪·威尔从没有想过成为专业的作家,更没遥想过好莱坞。“我住在北卡罗来纳,从未见过我在纽约的经纪人,也未见过在洛杉矶的电影制作人,或是福斯的高层,所以当他们告诉我雷德利·斯科特要执导这部电影时,我其实觉得他们是诈骗集团。”

文章作者

李东然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人

原《三联生活周刊》电影记者,现万达影业文学策划总监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前方高能预警

中国二次元的蓝海版图

16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