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诗婷
2020-11-04·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234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在《风平浪静》里,章宇饰演男主角宋浩,王砚辉饰演宋浩的父亲宋建飞,宋佳出演和宋浩有一段浪漫情感戏的潘晓霜
重返西园码头
起初,电影不叫《风平浪静》,它有另一个名字《重返西园码头》。
电影名来自编剧余欣读过的一篇散文——《俞平伯散文选集》里的一篇,名为《重过西园码头》。那篇写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散文导演李霄峰没读过,“西园”在哪儿,他至今也没去考证。但《重返西园码头》这个名字,他太喜欢了,六个字里几乎包含了他想在电影里呈现的一切。“‘西园’是个地方,听起来像个小城市。‘码头’就有画面感了,要么有海,要么有江,空间的质感就出来了。”
最关键的是“重返”,那是电影故事和角色自我救赎的开始。上世纪90年代的海边小城,一个叫宋浩的优等生得知,自己的保送大学名额被同学顶替了。他愤怒地跑去找同学理论,却误入他人房子,误伤了房主。在那个暴雨天,宋浩的命运被彻底扭转。他逃离家乡,开始了自我折磨和逃避的人生。
15年后,母亲病逝,宋浩第一次重返家乡。父亲有了新的孩子,当年顶替他保送名额的同学成了地产开发商,与升了官的父亲官商勾结。当年所受的欺辱和过错逃不掉,宋浩被卷入新的权力关系。自己“误杀”陌生人的真相被揭开,他不得不重新面对逃避了15年的罪与罚。
《风平浪静》是导演李霄峰的第三部电影。拍完《灰烬重生》,紧接着就拍了这个故事,李霄峰快被定性为犯罪片导演了。“其实是赶巧了。”2017年,他刚做完《灰烬重生》,当时那部电影还叫《追·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后来的制片人顿河。一开始,也没明确要合作,两个人就凑在一起瞎聊。李霄峰喜欢俄罗斯文学,对古典的道德观感兴趣,善恶、是非这类议题常出现在他的电影里。
两人聊着聊着,“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只讲利弊”,这句前几年网络上流行的“鸡汤”突然刺痛了两个人。“凭什么成年人就不分对错了?”几乎是这句浅显的网络流行句触发了《风平浪静》的故事。
剧本写得挺快。2018年6月,李霄峰和余欣去了青岛,在黄岛的一个酒店里闭关一个月,熬出了第一稿剧本。“算是给整个故事打了几个桥桩子,收费站的设置有了,开车撞死人的戏有了,父子之间的结局也有了。”
带着编剧去青岛闭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霄峰想找个靠海的城市,写这个发生在海边的故事。但在青岛那一个月,他每天去海边散步,也去周边的海岛转一转。看了一大圈,没有满意的,“北方的海氛围不太对”。
后来,蔡国强的纪录片《天梯》把勘景的大部队带去了泉州。那部纪录片在艺术家蔡国强的老家泉州惠屿岛拍摄,黏稠的海边小镇,野的海,黑暗里,一架焰火烧起的“天梯”攀向夜空。这其中的荒蛮感和浪漫气质都是李霄峰喜欢的。
泉州的城市状态和历史也和电影故事吻合。李霄峰想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市,自成一体,有它闭塞的一面,又有开放的野心。泉州再适合不过。“八九十年代,福建是最早和外面世界建立联系的省份。一下子,出国的、走私的、下海赚钱的都涌出来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城市、人和人的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神世界的剧变是必然的。”
“我怀疑,蔡国强能把焰火这东西玩到极致,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大关系。”勘景时,李霄峰发现,泉州人太爱放焰火了。无论是勘景还是拍摄,现场总莫名地响起爆竹声,紧接着,一团烟花在空中炸开。白天放,晚上也放。《风平浪静》里有很多烟花场面,有些是刻意安排的,有些是赶上了。拍到后来,李霄峰不得不说,不能再拍了,我们的焰火已经够多了。
发表文章218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83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