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有志者事竟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10-29·阅读时长10分钟

143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36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933年,韬奋与家人摄于上海万宜坊。后排,夫人沈粹缜;中排,次子嘉骝、长子嘉骅、韬奋;前排,幼女嘉骊


文/张复

近期,我又收到今年90高龄的邹嘉骊大姐寄给我的一本新书《我的文字生涯——循着父亲韬奋的足迹》。这本精装的《文字生涯》由“编书记”“叙情篇”“访谈录”三部分组成,书中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这是大姐自己一生梳理编书、真情忆人的一本文集,也以此书纪念父亲韬奋今年125周年诞辰。该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确是精品。

最近几年,我陆续收到嘉骊大姐给我寄来的她编辑出版的著作:《别样的家书——宋庆龄、沈粹缜往来书信集》、新版《忆韬奋》、《韬奋年谱长编》,每次接到她寄来的书,我都暗自感慨,大姐哪来的精力这些年来出版了这么多作品。粗粗阅读了一遍这本《文字生涯》,才知道她这么多年来编书出书的基本线索。


《我的文字生涯——循着父亲韬奋的足迹》


1982年邹大姐受韬奋纪念馆委托,参与《韬奋画传》的文字编写,1984年再受纪念馆特约参加《韬奋手迹》的征集编注工作。熟悉的图片画面、熟悉的文字图解,使她真切地感到知道父亲太少了,从此决定专注父亲著作的整理出版工作。那时她不会用电脑,硬是手工操作,一张一张卡片抄出来。经过努力,1984年7月,《韬奋著译系年目录》终于出版了,这是一项基础工程。编完《韬奋年谱》后,应父亲生前友好及新老读者的要求,她又编辑了《忆韬奋》一书,书中除了收录抗战胜利后周恩来致母亲沈粹缜的慰问信外,还汇集了宋庆龄、朱德、陈毅、茅盾、胡愈之、郭沫若、郑振铎、夏衍、艾思奇、周建人、吴玉章、徐伯昕、范长江、黄炎培等数十位知名人士从不同角度回忆纪念韬奋的文章。1985年,胡愈之、夏衍、陆定一、巴金、叶圣陶、张仲实等12位前辈发起成立韬奋基金会,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就决定组织编辑出版《韬奋全集》,邹大姐为负责人,经过10年努力,14卷800万字的《韬奋全集》在1995年韬奋100周年诞辰时出版了。接着,又用了10年工夫编辑出版《韬奋年谱长编》。“全集”是韬奋看世界,反映世界;“年谱”是大众看韬奋,评论韬奋。紧接着,邹大姐又编辑出版了《别样的家书——宋庆龄、沈粹缜往来书信集》。除了《韬奋全集》有一个编辑团队,其他著作基本上由大姐“一肩挑”,她身体不适时,由她的“小朋友”毛真好、张霞等帮助查找资料。我粗粗算了一下,上述系列图书加起来共有1100万字,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这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她和同伴从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的仓库里找出发霉的资料,需要从上海、北京、武汉、重庆等地的图书馆找出70多年前的各种报刊或图书资料。由于韬奋当年为了躲避国民党政府的审查,用过十几个笔名,如“灵觉”“因公”“心水”“季之华”“马来”等,都要努力去伪存真地反复考证。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4795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苏东坡地理

眉州、杭州、黄州、儋州——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

1831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