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当王耀庆遇到《培尔·金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10-29·阅读时长9分钟

203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28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王耀庆演出的《培尔·金特》剧照


文/安妮

观众听到这段预录的声音后,灯光渐起,舞台左侧的上场门打开,演员王耀庆用两种声音说着台词,快步来到舞台中间指挥台边的谱架旁,他饰演的一对母子正发生激烈争执。交响乐剧《培尔·金特》用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开头打消了观众对这种新形式的疑虑。音乐厅里,管弦乐团、合唱团、演员统一在一起,像一支规范的乐队,又像一个完整的剧团,音乐与戏剧,格里格与易卜生,在21世纪的中国舞台上相遇了。

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在1867年完成了诗剧《培尔·金特》,在他的晚期作品备受推崇的戏剧界,这出戏算不上最出名。它共有5幕,合计38场,完整地演一遍全剧需要9个小时。1874年,易卜生在罗马结识了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爱德华·格里格(Edward Grieg),邀请他为《培尔·金特》配乐,这部音乐后来不仅成为了格里格的代表作之一,也位列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古典音乐之林。

看完交响乐剧《培尔·金特》后,我与几位音乐界、戏剧界的朋友聊天,很奇怪,玩音乐的朋友竟大多不知道格里格的这组音乐背后有如此丰富有趣的故事,搞戏剧的人也鲜有听说易卜生的戏剧原来还有专属配乐。台湾著名乐评人焦元溥惋惜于这种错位,如同当年格里格遇到易卜生,焦元溥找到王耀庆,为他量身定制,改编剧本,与全本音乐一起,来到了观众面前。

一个演员与两部名作

2016年,出于对职业精神的困惑,王耀庆和团队伙伴一起自主策划、全资制作了文化纪录短片集《职人访谈录》。刚做完演员李士龙的采访,从北京人艺回去的路上,王耀庆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他希望全片配乐都是古典乐,微弱地垫在下面。

团队找到焦元溥之前,他们已经在台北看过他与张艾嘉合作的交响乐剧《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的文本熠熠生辉,搭配的是门德尔松的同名组曲,焦元溥改编剧本,张艾嘉一人分饰多角,让经典喜剧焕然一新。

听说是为纪录片配乐,焦元溥说:“这是我10岁就开始做的事,很简单。”他从小就在学校做广播电台,后来一直从事音乐。合作当然很快敲定,不过焦元溥提了另一个条件,“我有个作品,想请王耀庆来演,这个演出很难,需要一个人演很多角色,他如果愿意,我就动笔来改”。他说的作品就是《培尔·金特》,数年前,他在伦敦国王学院求学时曾看过一个英国的演出版本,形式是将朗诵加入合唱与交响乐。

《培尔·金特》是格里格与易卜生的唯一一次合作,在格里格生前,全剧配乐既未出版也未完整演出过,后来的整理版本颇为混乱,目前收录乐段最完整、考证最详尽的,是《格里格作品全集》第18集。不过,即便是一般观众,也对《清晨》《山妖王的大厅》等名曲耳熟能详,现在乐团演出大多是组曲,最多也只演奏8段,焦元溥觉得可惜。“这个作品里有很多其他精彩的地方值得大家好好欣赏,但其中好几段都只有1~2分钟,甚至更短,把它们作为独立的音乐来听,有点奇怪。”因为本身就是戏剧配乐,用剧情串联音乐顺理成章,早先也有人找上门来,请焦元溥做改编,但他始终屏着气。“要把剧情串起来,需要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出现,那我就永远不改(编)。”

王耀庆几乎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挑战,理由是他听说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浪子颠沛流离的一生。焦元溥对我讲起这件事时突然哈哈大笑,语气有些幸灾乐祸:“对于观众来说,耀庆很讨喜,而且他表演能力很强,他来了,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剧本改得很难。”拿到剧本的那一天,王耀庆正在香港演出林奕华导演的舞台剧作品《聊斋》,他当晚就把剧本读了一遍,录音发给焦元溥,焦元溥很快传回另一个音频文档——他将王耀庆的声音与格里格的音乐剪在了一起。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4795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苏东坡地理

眉州、杭州、黄州、儋州——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

1831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