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翔
2018-02-05·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749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沈林
)
三联生活周刊:在莎士比亚的时代,剧作家并未享有很高的地位,那么这400年来,莎士比亚作为剧作家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怎么确立起来的呢?
沈林:在那个年代,莎士比亚死后一般人认为他是成功的。1623年他的两位朋友给他出了全集,用的是对开本,这种一个大页对折的形式,一般都是给诗人出的,大对开本就是著作了。那时候一般印刷都是小四开本,剧作家们都没有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著作,就是剧本、台本、戏本而已。长诗比如《阿卡狄亚》、十四行诗这些可能被认为是著作,莎士比亚他们的身份论起来,应该是common players,就是江湖戏子、跑舞台的。剧本用给诗人用的对开本来印,在英国剧作家里,莎士比亚是第一个。是不是人们觉得他的剧作很重要,所以才这样?也许有朋友抬举他的因素,但还是证明莎士比亚身后是有口碑的。
1642~1660年之间英国内战,之前伊丽莎白上台流亡的宗教改革人士回来了,他们觉得就是英国国教都还要继续改革,他们推崇朴素、清心寡欲的生活,革命时期他们关闭了剧场,根本不演戏,我们就不能说莎士比亚这段时间在英国国内有什么地位。清教徒全是反演戏的,莎士比亚时代他们连篇累牍攻击演戏,针对剧场的檄文,印成小册子,我在图书馆看到,恨不得跟字典上的小字似的,摞起来特别厚一堆。1660年王政复辟,被砍头的国王的儿子查理二世从荷兰回来了,剧场重新开了,但这段时间莎士比亚绝不是独领风骚的。即使演也全是改编过的,改得还相当厉害,比如说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改成喜剧结局。因为趣味变了,那时候流行的是法国宫廷的趣味,莎士比亚不时髦了。应该说到18世纪,莎士比亚都不是很红,因为风气变了,先是法国趣味,再下来又有市民戏剧,莎士比亚再回来就19世纪了。
发表文章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96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