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18-02-05·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29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人为什么会喜欢音乐呢?这种喜欢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音乐就情不自禁地想跳舞?甚至有人还会感动得流泪?这些问题恐怕很多人都想过吧?但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原因就在于人脑是个特别复杂而又敏感的器官,研究起来非常困难。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两位神经生物学家决定接受挑战,通过严格的实验来回答上述问题。南希·康维舍尔(Nancy Kanwisher)博士和约什·麦克德莫特(Josh McDermott)博士以前是研究视觉系统的,两人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成功地找出了人脑中负责识别特定图像的神经元束,证明人脑对于某些极为常见的物体(比如人脸或者人身体的某些部位)进化出了模块化的处理方式,这样就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不用每次都重新分析了。
声音和图像一样,都是先转化为电信号再输入人脑的。既然人脸可以识别出特定的图像组合,并迅速交给专门的神经元进行处理,音乐应该也可以。为了证明这个假说,两位科学家录制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将它们放到网上让公众投票,最终选择了165种最典型、最易辨识的声音片段作为实验对象。之后,研究人员找来10位志愿者(非音乐家),一边给他们播放这165种音乐片段,一边通过fMRI扫描他们的大脑,看看究竟有哪些神经元被激活了。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3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