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驳静
2020-07-01·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78个字,产生2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赵若虹与那多,以及他们养的“兔兔”和“小兄弟”
口述/赵若虹 那多
记者/驳静
2020年,那多夫妇步入中年,结婚8年,没要孩子,因为都觉得麻烦,两个人比较自在。不过或许会考虑“冻胚胎”,因为“想给自己留个选择”。婚姻与门背后的故事,不论好坏其实都挺私密,能愿意对外谈论其中甜苦的人很少。不过赵若虹挺乐意在微博上谈论夫妻相处,大都挺有意思。比如这条:总算等到我们香港广场店的发型师出关,可以去染头发了。那多老师听我一通电话预约折腾,默默在手机记事本上写下了我染头发的时间——“不然到时候我啥也看不出来,又要被你一通骂。”他说。再如:有天那多老师出门打牌到半夜,知道我会发飙,在路上发了一个520的红包给我。我怒气冲冲,当场点了“退还红包”。过了一会儿他回我,什么意思,你也爱我吗?
赵若虹表达能力好,那多寡言。同一件事听夫妻双方的叙述,是挺有意思的事。以下是二人的讲述。
赵若虹
我跟那多是相亲认识的。认识之后,他开始追求我。比如有天早上,我接到那多的电话,他说他正好在附近办点事,接上我去公司。我问他,这是早上7点,你能在什么地方办事?他又说迷路了。这一次之后,他每天都来接我上班。把我送到公司,他到对面汉庭订个房间,睡一觉,写点东西,等我下班再送我回家。
我发现那多是个很好玩的人。他会给我讲故事,一般就是很傻的童话故事,比如一个小吊车,问他妈妈,妈妈我的鼻子不够长,够不到我要吊的货物怎么办?妈妈说,那你骗个人,鼻子就变长了。就是这种傻故事,我特别爱听。小时候我妈妈不让我看童话,她说“不要幻想有一天王子会来救公主”。长大之后发现,为什么不要有幻想,自己奋斗之外,也可以等人来救我。
同时期,还有另外一个男生也在追求我,人家也很真诚。我一直是很独立的人,自己赚钱买了个房子,那多就觉得应该尽快也买一个,我能明白两个人都是求安定的,准备好跟我结婚的那种。但是作家这个身份还是让我有情感上的不安全感。我读书在艺术院校,工作在电视台,后来又上出版社,文艺界不靠谱的男生例子我听过太多。交男朋友,我很想避开这个类型。一时无法下决心,然后就去纽约了。
我很期待这趟纽约行,约好住在最好的朋友家里,又给自己安排了很多行程。出发时那多送我去机场,临走塞给我一本书,痞子蔡的新书。飞机上,打开一看,是个笔记本,那时候很流行同一个书封配套一个空白笔记本,那多在里面写了个故事。仍是个童话故事,我在飞机上边读边哭,狂哭不止。到了朋友家,我就在纽约转了一天。我感到超级孤单,很想有一个人可以分享,我在哪里,在做什么。我待不下去了,机票改签,第三天就回了上海。然后我们就在一起了。
我们在一起两年后结婚。筹备婚礼,那多是完全没插手。我开始问自己,真的要跟这个人过一辈子吗?怎么知道这就是对的人?后面会不会很累?我很犹豫,在想要不要取消婚礼。我跟女朋友讨论,她笑话我说,这么大年纪了还好意思婚前恐惧,结不了婚才应该恐惧。又说:你们这个年纪就算离了,也比一直单身好。我想想觉得有道理。那一年我34岁。
结婚后,气氛有微妙的变化。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22个推荐 粉丝1126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