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不一样的天空——同名电影影评

作者:布克

2019-02-11·阅读时长7分钟

2406人看过

(有剧透)


(“不一样的天空”电影海报,网络图片)

在美国中部爱荷华州的一个小镇,住着格瑞普一家人。格瑞普太太自从丈夫十几年前自杀后便活在悲伤和沮丧中,从曾经镇上最美的女孩儿变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肥胖症患者,常年坐在一楼的沙发上足不出户。她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早年便离家出走了,二儿子吉尔伯特在镇上一家老杂货店打工,三儿子阿尼是个智障患者,医生曾说他活不到十岁,格瑞普太太给了他更多的疼爱,可如今他的十八岁生日快到了。大女儿整日忙于做饭等家务,二女儿说话尖刻,总是跟吉尔伯特吵嘴。格瑞普一家的故事,就在这个美国中部大草原上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淳朴小镇里,静静展开。

在这个缺失父亲和长兄角色的家庭里,年轻的吉尔伯特逐渐担起一家之主的重任。他是全家的经济支柱,智障弟弟阿尼也主要由他来照顾,维修房屋、弟弟闯祸等事情都由他出面解决。吉尔伯特相貌英俊,温柔体贴,对人忠诚,与人为善。他的内心也充满了青春的冲动,和对外面广阔天地的向往,但隐忍的性格让他把种种无奈深深埋在心底,日复一日的为家庭奉献。他生活中有两个部分属于他自己,代表了他挣脱现状外出闯荡的冲动。一是他与一位家庭主妇的偷情关系,另一个就是在每年的特定时间去欢迎一大批房车队经过小镇。每次吉尔伯特都带上阿尼,这是兄弟俩一年一次的兴奋节日。

这年的房车队有一辆掉队了,停在了镇边。车主贝琪和她的奶奶在等待新零件的到来。贝琪年轻漂亮,随奶奶到处漂泊。在吉尔伯特眼里,她的生活与自己就像两极,这更增加了她的魅力。同时贝琪也被吉尔伯特的温柔和特别所吸引。两人逐渐接近,漫步在田野中,躺在草垛边,没有浓烈的情感爆发,只有淡淡的语言交流。吉尔伯特在约会时也时刻挂念着弟弟,不忘按时回去给弟弟洗澡。他哄阿尼要像个大人那样洗完后自己上床睡觉,然后再回去贝琪身边。静静的,他的生活发生着变化,好多萌芽开始滋长。

可是吉尔伯特总是被现实拖累住。他约会后回家发现阿尼还泡在浴缸里冻得发抖,这导致阿尼开始怕水并不再洗澡。阿尼变得愈发难以管束,终于有一天爬到镇上水塔的顶端,警察不得不出动高空作业车把他弄下来,并把他关了拘留。格瑞普太太知道后,七年来第一次踏出家门,径直来到警察局领人。全家从警察局出来时,外面满是围观的人。小孩儿们在指指点点的窃笑,大人们不动声色的冷眼旁观,有的人甚至还掏出相机。格瑞普太太的再次现身,成了全镇的谈资和笑料。她已失去了来时的决心和气概,剩下的只有难过和羞耻。

贝琪却认为格瑞普太太是个勇敢的女性,希望可以登门拜访一下。吉尔伯特婉拒了这个请求。过去,他在家庭的种种不快之中还能苦中作乐。现在,他对贝琪萌发了爱情,种种内心的不如意和不安分开始浮出水面。可是,他俩是如此不同。贝琪说她喜爱天空,喜欢到处流浪,生活在不一样的天空下。对这些,吉尔伯特没有共鸣,只是说“天空很大,非常大”;贝琪问他最想要的什么,他说他想要妈妈做健身操,要弟弟变得健全。贝琪追问着“我问的是你想要什么,你!”,吉尔伯特说“我想做一个好人”。这就是吉尔伯特,他是如此守旧,善良,近乎逆来顺受。他说他不会离开小镇,他谈到了父亲的自杀和哥哥的出走,但他不会离开。他的为人大家都清楚。与他偷情的家庭主妇曾说“我本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男人,但我最终选择了你,因为你不会离开,你永远都会在”。

阿尼的十八岁生日马上要到了,贝琪的奶奶也终于修好了车。生日前一天晚上阿尼偷吃了蛋糕,全家气得不行。吉尔伯特强行把他拽到二楼给他洗澡,阿尼拼命抗拒。吉尔伯特再也无法抑制所有的烦恼和愤怒,揍了弟弟一顿。这可能是作为保护天使的他第一次如此对待弟弟。兄弟俩都跑出了屋子,阿尼跑向了黑暗的草原,吉尔伯特钻进汽车,胡乱的开出了小镇。难道他这次决绝的离开了,就像他的父亲和哥哥一样?我们都知道不会的。这次冲突只有使他更加看清了他和这个家是多么互相依赖。平静下来后,他回来了,远远看到贝琪正在池塘里劝说阿尼跳下去。他惊奇的看到弟弟最终克服了对水的恐惧,跳进了池塘。

 第二天,朋友们都来庆祝阿尼的生日,格瑞普家第一次成为欢乐的主角。阿尼悄悄躲到了树上,吉尔伯特假装找不到,最后兄弟俩紧紧拥抱在一起。贝琪的房车经过门前,吉尔伯特满足了她的请求,领她去见母亲。两个女人的见面是充满温情的。聚会结束了,贝琪也启程了,他们平静的道别,彼此深知哪一片天空是对方的,哪一片是自己的。当四个孩子回到屋里时,他们惊讶的看到格瑞普太太正在上楼,虽然困难异常,但仍然一步一步奋力的迈着。她终于回到了二楼自己的房间,躺在了从前的床上,累垮了。吉尔伯特站在床边,妈妈对儿子说“你是我的骑士,盔甲发出淡淡的微光,你知道吗”。吉尔伯特说“你是的是闪亮耀眼吧”。妈妈说“不,是微光,你发着微光,温暖照人”。

"You are my knight in shimmering armour. Did you know that?"

"I think you mean shining."

"No. Shimmering. You shimmer and you glow."

格瑞普太太在熟睡中平静的死去了。对她来说,生命中还能完成一件有尊严的事情吗?她抓住了最后一次机会,在她最挂念的孩子度过十八岁生日后,在艰难倔强的回到了七年未踏入过的老房间后,在她自己的床上,有尊严的死去了。警察来了,说第二天恐怕要用吊车才能移出尸体。吉尔伯特说无论如何不能让母亲再一次成为全镇的笑柄。夜晚,兄弟四人点燃了这栋记录了全家悲欢离合的老房子。火光冲天,照亮了四人的脸。他们在经历一场葬礼和告别,告别母亲,告别家园,告别童年,告别熟悉已久的这片天空。

格瑞普太太曾说“我是你们的拖累”,她的死类似一种成全。一年后,又到了房车队经过小镇的时候了。兄弟俩照样守在路边,这次他们不是迎接和欢送。贝琪来了,二人上了车,开始了他们外出闯荡的新生活。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这是影片和原创小说的原名。格瑞普(Grape)意思是葡萄,是谁正在吃掉这颗叫吉尔伯特的葡萄呢?影片道出了全世界年轻人的困境:渴望远离家园,去大千世界里自由闯荡,却又桎梏于种种现实。影片的故事发生在80年代,美国中部平原的小镇一个个孤零零的坐落在大片田野间,人们传统守旧,纯朴务实,需要勤俭节约才能积累出点滴财富。他们的生活简单刻板,却时刻有不安的暗流涌动。这种现象在另一部类似题材的经典影片“最后一场电影” (The Last Picture Show) 中有更细致的刻画。在那部拍摄于1971年的影片中,导演用黑白胶片拍摄出了小镇的衰亡,结局凄凉得恍如隔世。

吉尔伯特这个角色颇具代表性。他不是一个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只是一个本质很好的普通青年。他镇上的朋友们也是。对他们来说,生命要承受太多现实的东西,这些东西一点一点吞噬着他们的梦想、冲动、叛逆,最终把他们变成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老老实实过着小天地里的平凡日子。但可能他们中的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那次小小冲动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它的动人之处。本片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平凡人的青春故事,徐徐缓缓,娓娓道来。30岁的约翰尼•德普扮演吉尔伯特。他的表演朴实无华,没有蛮力和刻意,正符合角色的性格和全片的风格。比较一下年轻的杰夫•布里奇斯在“最后一场电影”中的表演是很有意思的。21岁的布里奇斯在片中刻画了暴躁,激昂的小镇青年杜恩,同样充满了当时美国的时代感(二战结束、韩战之前的美国乡村)。他激烈的表演为那部充满了厌世情绪的影片增添了冲突和亮色,同样非常精彩。

更惊艳的是只有19岁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智障的阿尼。他的表情,傻笑,大幅度的四肢挥舞,和浑身的小动作让人感觉如此自然。扮演格瑞普太太的Darlene Cates片里片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如果没有她的本色出演,影片将失色很多。

这部电影还令我想起了1993年2月《美国国家地理》的一篇文章“In the Heart of Appalachia”(在阿帕拉契亚腹地),里面介绍了居住在美国东部的阿帕拉契亚山区的贫困居民的生活。当时读后没有什么感觉,看过这部影片后,却不禁回味这篇文章。它讲了山区居民200多年来的艰苦、倔强的生活,现代化经济发展和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和较量,为维护自身权益而与大型煤矿公司的长期抗争,有以小胜大的平民传奇,也有悲欢离合的感人遭遇。

参考资料:

1. The Last Picture Show, 1971年,哥伦比亚公司出品;

2. Digesting Gilbert Grape, An interview with novelist-screenwriter Peter Hedges, by Gloria Cahill, Spring 1995 Issue of Radiance;

3. In The Heart Of Appalachia, February Issue 1993 of National Geographic.


(“最后一场电影”海报,网络图片)

文章作者

布克

发表文章5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7人

By endurance we conquer.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