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珞寂朵
2019-01-12·阅读时长2分钟
仪式感一词,曾是我本子上落下过痕迹的主题。源于一次梦境,醒来便想记录着,关于某事的仪式感。
拿即将到来的春节,仪式感无疑是:红色、鞭炮、烟花、新衣、压岁钱、八宝饭。仪式感这个词,太过主观性。所以,这些词语只是我认为的,关于春节的仪式感。
只是,现如今防治空气污染,在规定规定区域里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也让我执着的春节仪式感,少了那么些烟火味。好在,餐桌上的八宝饭是定不能缺少的。
可是,有时候你越想得到什么,上天便越喜欢和你唱反调。狗年春节,我难得在家待到年初二。从除夕夜开始,我便期待着团圆饭的桌上能出现一碗热气腾腾的八宝饭,可它总是被各种或咸或甜的点心所替代。直到准备带着行李去机场的三小时前,母亲才在我的央求下,把冰箱冷冻柜里那只跨了年的八宝饭,放在蒸锅里。
有时候,我不知对这仪式感的执念是对是错。只不过,当我用筷子碰触到那泛着光泽裹着猪油香气的白糯米时,一切都圆满了。
仪式感除了在节日,还体现在人所处的状态。工作的仪式感、度假的仪式感、旅行的仪式感、学习的仪式感,就连午后看书小憩,也有它所对应的仪式感。一盏茶、一个铺满阳光的座位,当你打开一本仰慕已久的书籍,便进入到一个完全宁静的世界。
当然,有些人或许在嘈杂的环境,就着软饮或是白水,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安然地看书。但,或许会少了那么一些乐趣。仪式感在需要的人看来,是一种生活态度与追求。而对不需要它的人来说,则是一种束缚与累赘。
我想,我还是需要它的。像是平淡生活中的一味调料,也是提升自己最好的催化剂。
每日工作结束前,总会花半小时来整理办公桌。一是让自己舒心,二则是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准备。不似那些没有仪式感的同事,急匆匆地乱拿一气,眼花缭乱地塞进包中。第二天来时,却发现因为换了包将工具留在家中。
除了这个习惯外,对于工作的仪式感,应该是全身心投入。就像演员对待演戏那般,忘却自己融入角色,将自己的能力发挥极致。
若是处于旅行状态,仪式感便完全不一样了。甩掉工作时的高跟鞋,换成舒适又耐用的运动鞋。用小巧不易被偷的斜挎小包,替换可以装各种文档的公文包。除此以外,平日不实用却好看的围巾、亮眼的外套、各类自拍神器,全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
此外,打卡攻略书上的景点与餐厅,拍一张游客照,有时候也是仪式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另一种低调的仪式感——融入当地人。只不过,当你举起相机的那一霎那,旅行者的标签却依旧很难摘去。
不过,那又何妨。只要自己觉得愉悦,那便是足够了。
生活中的仪式感,远不止我说的这些。生日时的礼物,纪念日的祝福,那些特殊的记忆,都是生活中仪式感的一部分。它能让你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就像是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颗小石子。个头虽小,依旧能泛起美丽的水花。
或许,有时候我们只是想让仪式感,让今天变得和昨日,有一些不同罢了。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近期狂爱太阳花的一枚矛盾综合体,喜欢旅行又爱死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