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十年砍柴”: 《三国演义》、“武松打虎”,才是塑造中国老百姓价值观的东西

作者:王晓峰

2018-05-18·阅读时长5分钟

87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5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十年砍柴”的真名叫李勇,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后,考上了司法部的公务员。做了公务员之后才发现,每天就是给领导写讲话稿,这一写就写了3年。后来他觉得这么写下去不是回事,机构改革,他有机会去《法制日报》做记者。“写了几年后我就想,一个要靠写作为生的人,你整天都在写你自己看了都恨、都觉得垃圾的文字,人生悲哀莫过于此啊。”十年砍柴说,“我就想,能不能有更好的一种写作方式。我们幸运在赶上了网络时代,以前,你写完了可能就塞到抽屉里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作者,出版社也不会找你,你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必须要进入某山头,一个圈子。现在是写了就发在网上,好玩,反正也没有钱,没有名气什么的,什么都不想,这样呢,写作的状态比较真实,读者的评价也比较真实。”

就这样,十年砍柴开始在网上写他想写的文字,最初他写《水浒》心得,写了八九篇后,被吴思看到,便推荐给当初给他出版《血酬定律》的书商,于是,就有了一本《闲话水浒》。能写自己的东西了,十年砍柴很高兴。

后来十年砍柴专攻明朝历史,“《水浒传》实际上是关于明朝的一本书,它反映的很多其实是明朝的事情。我们现在的人写还珠格格,很多是我们现代人的东西,施耐庵那时候也一样。好像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诗人比历史学家更接近真实。’历史无非是一个年表,就是某年某月发生什么。文学家写的故事也是假的,但它写出来的社会形态一定是真的,比你那些历史学家描写的还真。像我们看见《水浒传》里,林冲一进牢房,人家就告诉他,你要不给常例钱,人家就怎么弄你,比如用土袋子压你。后来我看《明实录》,东林党被锦衣卫抓了,就用《水浒传》那些办法,压土袋子,弄死你”。

文章作者

王晓峰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告别低劳动力成本时代

《劳动合同法》的民生意义

46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